劳动部1993年颁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规定,劳动仲裁当事人不得查阅复印卷宗。(北京)朝阳法院认为该规定不符合公开公正原则,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送司法建议。记者昨天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回复法院说,新《办案规则》已采纳司法建议。
朝阳法院民庭陈法官介绍说,法院在审理劳动 争议案件时,往往需要调查当事人在仲裁阶段的陈述和举证情况。“比如当事人在法院的陈述,如果与仲裁阶段相互矛盾。另一方当事人需要以仲裁笔录作为反驳证据。”仲裁机关与法院并没有案卷转送机制,所以让当事人自己查阅复印仲裁材料是简单易行的,但部分仲裁机构拒绝当事人的查阅要求。
陈法官说,目前不服仲裁裁决到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较大,且不断增长。每个案件都由法官到仲裁取证的话,既加大了法官的压力,也浪费了审判时间。去年10月,朝阳法院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出了司法建议,不许当事人查阅复印卷宗的规定,不符合公开公正的原则,建议修改。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司有关人士电话答复朝阳法院表示,该部十分重视这份司法建议,专门向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了解了所涉条文的执行情况。原办案规范并未明确不允许当事人复印案卷材料,是将有关权力赋予各仲裁机构自行掌握。但部分仲裁机构在执行过程中比较严格,以致不允许当事人复印案卷材料。对此问题,已经在修订办案规范过程中采纳了司法建议的意见。
法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十六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建立案卷查阅制度。对不需要保密的内容,应当允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查阅、复印。
处理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三种方法。首先,鼓励当事人自行协商补充完善仲裁协议;其次,在仲裁机构发现协议缺失必要要素时,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完善;最后,人民法院在审查仲裁协议时,应理解仲裁与法院裁判是两种并列的解决争议的途径,只要当事人有仲裁意愿,就应尽
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程序的详细步骤。包括当事人申请、提供证据、合议庭审查核实以及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等环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事项的两个通知,详细说明了撤销和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审查程序和时间限制。
仲裁代理人的特点及其在仲裁活动中的作用。仲裁代理人以被代理当事人的名义参加仲裁,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事,目的是维护被代理人的权益。代理人不能同时担任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委托代理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仲裁当事人有权申请财产保全,但申请
劳动争议仲裁的费用标准、支付方式以及具体的仲裁程序。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经费由财政保障。具体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支付方式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仲裁程序包括组成仲裁庭、调查取证、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环节,整个流程应在一定时间内结束,如有需要可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