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地域管辖 > 民事诉讼是否有立案标准

民事诉讼是否有立案标准

时间:2023-10-20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7986

民事诉讼的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的立案标准包括以下要素:

1. 直接利害关系

原告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 明确被告

诉讼案件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3. 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原告必须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并陈述清楚相关事实和理由。

4. 受理范围和管辖

诉讼案件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受到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

1. 拘传、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

2. 拘传应当发拘传票。

3. 罚款、拘留应当用决定书。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和特点。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完成审结,具有起诉方式简便、受理程序简便、传唤方式简便、审判组织简便、庭审程序简便、审限短和重视调解等特点。

  • 不予立案的理由

    人民法院不予立案的六种情形,包括违法起诉、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以及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事项。同时,也列举了法院应当立案的五种情形,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执行案件以及赔偿申请。

  • 民事诉讼一审程序

    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一审程序包括起诉、立案、排期开庭、开庭审理、宣判等环节,二审程序则包括立案、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等环节。在宣判后,如果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满,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或申请再审。

  •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邻居损坏院墙时的法律处理方式。当事人可以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开庭审理和宣判等环节。在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和法庭调解过程中,当事人需遵循法律程序,最终根据判决或裁定的结果履行相应的义务

  • 普通船舶租赁的管辖法院
  • 案件驳回起诉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