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流传一句话“我凭本事借钱,凭什么要还?”,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能一时能够享受到借钱所带来好处,但同时也注定他这辈子只能活成一个无赖。当然,很多人会说我找黑社会上门催收,绝不能放任这种人,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构成犯罪,轻则行政处罚,重则会有牢狱之灾,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不要采取。如果真的想要维权,建议还是通过司法途径,起诉解决。
在起诉前,大家就得先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现在的证据是否已经足以起诉。
第一、有没有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者其他身份信息,如果没有,那抓紧时间收集,不然连起诉对象都没法确定;
第二、是否有借据等证据证明对方欠钱不还,如果没有,那你起诉了也会败诉;
第三、是否有对方的财产线索,如果没有,那尽快收集,这样能够更好地确保在赢了官司以后能够执行到钱回来。如果都有,那建议马上起诉,并且申请财产保全,查封对方名下的财产线索。如果只有部分,那建议先找个律师咨询看能否补充证据,等证据齐全了再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果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以下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欠债不还的法院执行程序。当债务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要求申报财产、查询财产情况并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对于失踪的债务人,债权人需通过法院起诉程序,经过公告传唤和缺席判决后,可采取拍卖债务人财产的方式来
代为清偿是否构成不当得利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失。而代为清偿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合同性质、债务性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约定等。最新资讯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不当得利有
多年前的欠款能否追回的问题。需要采取法律行动解决,并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二年,但也存在特殊情况。超过诉讼时效的当事人若自愿履行则不受时效限制。在特定情况下,诉讼时效可以中止或中断并重新计算。
民间借贷中的合法利率问题。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法院支持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诉求。若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出借人应注意合法借贷关系、订立协议、提供担保、及时催收、运用法律及签订合同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