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知识产权法规 >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程序是怎么规定的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程序是怎么规定的

时间:2023-09-06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8774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程序规定

一、立案材料的接受

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的受理。这是立案程序的起始阶段。立案材料的接受包括:

  1. 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的收集和登记;
  2. 对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初步审查。

二、立案材料的审查

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自己发现的或者接受的立案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其任务是:

  1. 准确确认是否存在犯罪事实;
  2. 依法确定是否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3. 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提供基础。

三、立案材料的处理

立案材料的处理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后,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这是立案程序的最终结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哪些发明创造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和发明专利的不同之处。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创造性要求较低但实用性要求较高。发明专利则包括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要求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必须是新的技术方案,不能是已公开使用或已知的发明。

  •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两者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但存在明显差异。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对象是他人的财物。此外,两者的犯罪行为和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前者主体是公司、企业等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单位财物,对象包括公共和私有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最高法定刑为十五年有期徒刑。后者主体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法律对数额没有限制,最高法定刑为

  • 职务侵占罪的判决方式

    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的判决方式。职务侵占罪指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司财物,根据数额大小有不同判决。贪污罪则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两者都有不同的处罚规定,并涉及涉案财物的处理方式,需依法严格处理。

  • 商品包装和装潢的特点
  •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及量刑标准
  • 游戏公司员工私下给玩家发元宝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