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因楼上乙家漏水问题起诉乙赔偿,2008年3月法院判决生效,甲胜诉。然而,乙一直未按照判决支付赔偿。同年同月,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自申请之日起近一年了,法院一直拖延未采取措施。法律对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否有规定?申请人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针对法院的做法存在不当,法院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以响应当事人的申请。只要被申请人能够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法院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执行财产。
根据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申请人还享有救济程序的权利。即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情况下,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因此,申请人可以自行选择是催促原法院执行还是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
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对于执行程序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执行员在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后,应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若逾期不履行,则可以进行强制执行。被执行人若不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应向法院报告自当前时间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
新的民诉法在执行管辖范围下新增了一条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情况下,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指示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首先,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法院从一家扩大到了两家;其次,为了更有效地保障执行的开始和进行,还规定了上级人民法院对执行法院的监督。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包括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等。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执行回转的概念、条件和应用场景。执行回转是在案件执行中或执行完毕后,因执行依据被撤销或变更而重新采取执行措施的制度。其条件包括原执行依据正在执行或已执行完毕、执行依据被依法撤销或变更、新的执行依据是其必备条件,并且只适用于原申请执行人取得财产的情况。
被执行人的义务与权利。被执行人需全面履行法律文书的义务,包括报告财产情况、接受询问、强制执行或委托执行、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同时,被执行人也享有申请执行人员回避和委托代理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等权利。被执行人可以提出书面异议或提起诉讼。
强制执行的定义、流程以及相关规定。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生效法律文书,运用国家强制力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权利实现。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特定情形,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中应载明执行标的总额、已执行的债权数额和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