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抵押合同纠纷 > 如何防范租车抵押诈骗

如何防范租车抵押诈骗

时间:2023-08-16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9748

  租车在现代社会是一种生活方式,大部分人都是正常使用,而有的不法分子却利用租车拿去进行抵押诈骗,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给他人造成了财产损失。那么,如何防范租车抵押诈骗呢?下面将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租车抵押的诈骗手段是什么

  1、犯罪分子利用自己真实的身份证同租赁公司签订合同,一旦车子到手,即拆卸掉租借车辆的GPS定位系统,逃避跟踪,转移至另一地进行抵押套取现金,或伪造车辆手续将车变卖,而本人则更换手机号码逃匿。此类犯罪分子多为债台高筑,无其他经济来源,长期在外以诈骗谋生,他们为偿还各类债务,采取“租车-抵押骗钱-挥霍-再租车”的犯罪过程,拆东墙补西墙,屡屡作案,有重复作案的现象,对汽车租赁行业威胁较大。

  2、犯罪分子采取伪造的身份证、驾驶证等证件签订租赁合同,或使用他人财产证明抵押骗租。这类犯罪分子一开始租车时,按时支付租金,按时归还车辆,几次租车后,成为汽车租赁公司的“熟人”,骗取汽车租赁公司信任后,将车开走抵押或变卖。由于是“熟人”租车,租赁公司往往在受骗上当很长时间才报案。

  二、为什么容易出现租车抵押诈骗

  1、租车的门槛低

  只要有张身份证就可以,不用查征信,也不用看负债。

  2、手续简单

  租客很容易就得到车辆,签一份租赁合同,只要几万押金和前期二个月的租金,就可以开走多于付出金钱的几倍或十几倍的车辆。

  3、伪造证件,成本低

  伪造证件成本少,甚至不需要伪造证件,一样可以入押借钱。

  4、收车公司目无皇法

  金融公司胆大妄为,只要是车都敢押,审车不仔细,或明知是租车公司的车,都认为没问题,签了合约,赎车必须付钱。

  5、利益驱动

  来钱容易,一转手最少赚他几万,甚至十几万元。所以一部分人挺而走险。频繁作案。

  6、风险转移

  金融公司会把风险转移出去,把GPS拆掉,卖给哪些不懂抵押车的人,利润丰厚。

  7、对法律认识有偏差

  对法律的认识有偏差,认为自己是债权转让,报案警察也会以经济纠纷为由不理。

  三、如何防范租车抵押诈骗

  汽车租赁行业在建立健全运行规章制度方面,应严格“两个审核”。

  1、审核租赁人所持证件是否与本人相符、是否合法有效。汽车租赁公司从业人员应当掌握一定的辨别虚假证件的知识。

  2、审核担保人的担保资格,提高抵押物的价值和抵押金。升级防盗设施,汽车租赁公司的车载记录装置卫星定位系统,一般安装在车身内,很容易被犯罪嫌疑人卸掉,沿海城市的汽车租赁公司,车载记录装置装在发动机上,犯罪嫌疑人试图卸掉车载记录装置时,车子会自动熄火。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防范租车抵押诈骗”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汽车租赁行业将车子租出去前一定要严格审核租车人的所持证件,让租车人提供担保等等。若您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手心律师网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借款金额、用途、期限、提款和还款的时间与方式、利率和计息方式、担保事项以及借款人的承诺等内容。双方需遵守合同规定,确保借款的合法合规使用,按时履行还款义务。

  • 抵押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抵押合同的形式与内容。抵押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但书面形式并非抵押合同的成立要件,仅具有证据效力。抵押合同的内容包括被担保主债权的种类与数额、债务人履行期限等要素,并可根据具体情况约定其他相关事项,以确保合同内容清晰明确。

  • 主合同无效抵押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主合同无效时抵押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抵押合同作为主合同的附属合同,其效力受主合同限制。主合同无效时,抵押合同一般无效,但在特定情况下仍可能保持有效性。此外,文章还涉及了搬楼层不退抵押金的合法性问题及农村宅基地的抵押贷款问题。

  • 融资租赁合同能撤销吗

    郑州廖先生咨询了以下问题:1.乙公司停止支付租金后,甲公司能否撤销融资租赁合同?2.甲公司是否可以解除融资租赁合同?3.丁分公司是否应承担保证责任?丙公司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4.乙公司破产后,抵押厂房是否属于破产财产?5.乙公司破产后,租赁设备是否属

  • 如何防范租车抵押诈骗
  • 买卖破租赁情形具体有哪些
  • 被司法拍卖的房子租客如何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