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外保险的保障范围主要包括意外身故、意外残疾以及意外医疗三个方面。具体描述如下:
被保险人在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后180日内因该次意外伤害导致身故,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的保险金额向意外身故保险金受益人支付相应金额,并终止保险合同。
被保险人在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后180日内因该次意外伤害导致保险合同所附的“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中列出的残疾项目之一,保险公司按照该表中的比例乘以保险合同的保险金额向意外残疾保险金受益人支付相应金额。如果被保险人的治疗仍未结束,保险公司将根据第180日的身体情况进行残疾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向意外残疾保险金受益人支付相应金额。如果被保险人因同一意外伤害导致多项残疾项目,保险公司将支付各项意外残疾保险金之和。但如果不同残疾项目属于同一意外,只会支付较严重项目的意外残疾保险金。如果被保险人因不同意外伤害导致同一肢体残疾,且残疾项目所属等级不同,将以较严重项目的意外残疾保险金为准。
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在医院接受治疗,产生符合保险附加合同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将根据规定的保险金额向被保险人支付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
根据调查统计,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0-14岁儿童的主要死因之一,具有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意外伤害被认为是少年儿童的一大威胁。
根据调查显示,每3位死亡的儿童中就有1位是因意外伤害导致的。城市中每6个儿童中就有1位发生过意外伤害。儿童意外伤害最常发生在家中,占43.2%;其次是学校、幼儿园、街道和公路。
溺水、中毒、动物咬伤、建筑物坍塌、交通事故、治安事故和玩耍打闹致伤等都是当前导致死亡和意外伤害的重要因素。
儿童意外伤害险通常保费不高,每年只需几十元。意外伤害保险的低保费、高保额特点使得家长们可以通过支付少量保费来规避不确定的较大损失风险,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此成为首选产品。
保险业法,也称为保险业监督法,是调整国家与保险机构关系的法律规范。涉及保险机构设立、经营、管理和解散等方面的法律都属于保险业法。例如,1985年3月3日发布的《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对保险企业的设立、中国**保险公司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保险合同法,也称为保险契约法,是调整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关系的法律规范。保险方与投保方的保险关系是通过保险合同确定的,涉及保险合同的签订、变更、终止以及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律都属于保险合同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关于保险合同的规定,以及1983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
保险特别法是专门规范特定保险种类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针对某些对国计民生具有特别意义或有特别要求的保险,国家会制定专门的法律进行实施。例如,在《海商法》中就有关于海上保险的规定,英国和日本分别制定了海上保险法和人身保险法。这类保险特别法通常既调整该险种的保险合同关系,也调整国家对该险种的管理监督关系。
社会保险法是国家颁布的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总称。例如,2010年10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商场电梯责任险的重要性,其旨在分担电梯事故的风险,保障商场负责单位和顾客。商场可为电梯配置电梯责任险来应对因电梯事故引发的第三者伤亡和财产损失等风险。同时,顾客若投保了综合意外保险,在电梯事故受伤时也可以获得意外险赔偿。购买意外保险时,可考虑包括意外
意外险的合适保额问题,指出个人意外保障应为个人年收入的10至15倍,费率相对较低廉。此外,文章介绍了意外险的保障范围,包括外来、突发、不可预见、非本意和非疾病等关键要素,强调了购买保险时应考虑家庭支柱的保障需求,而非未成年子女。
保监会征求意见:父母为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为给付条件人身保险
保监会针对父母为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所发布的新规定和限制。新规定根据年龄段设定不同的保额,旨在预防道德风险。专家建议按顺序购买保险产品,其中意外和医疗保障应成为少儿投保的首选。同时,家长需要注意保险限额规定,在投保时要了解不计入限
意外险医疗赔付额度的确定过程。该过程与交纳的费用、不同的标准和险种有关。理赔流程包括个人垫付医疗费用、提交理赔申请、保险公司审核资料并确定保险责任、进行理赔或拒绝赔付。办理理赔时,需准备医学诊断证明、意外伤害事故证明、医疗费收据及处方、个人身份证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