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在金融业务活动中,以非法手段或超出授权范围,向他人提供贷款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被告人以欺骗、胁迫、贿赂等非法手段获取贷款,或者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发放贷款,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被告人在金融业务活动中,超出其职权范围发放贷款,违反了金融机构的规章制度,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被告人的行为违反了我国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在金融业务活动中,以非法手段或超出授权范围,向他人提供贷款的犯罪行为。该罪行的主体可以是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其他人员,只要其行为符合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要件,均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为了明确违法发放贷款罪的适用条件和量刑标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违法发放贷款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对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要件、量刑标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指导。
通缉的条件及程序。公安机关在通缉犯罪嫌疑人时需满足身份确认、逮捕条件符合、逃避法律责任等条件。人民检察院在批准逮捕程序上,需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经审批后方可执行逮捕。
三、违法发放贷款罪司法解释
法律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
违法发放贷款100万元以上不满500万元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非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是出于过失的心理态度,这种过失一般是过于自信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