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作为一名在远离父母的城市工作的职工,最近因母亲生病,向单位提出休假回家探亲的请求。然而,单位却拒绝了他的申请。王某询问为什么今年没有探亲假,因为他每年都有这个假期。单位告诉王某,他今年已经在本地结婚成家,因此不再享有探亲假。面对这样的情况,王某应该如何应对?
探亲假是指职工在保留工作和工资的同时,与分居两地的父母或配偶团聚的假期。根据劳动法规的有关规定,满一年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全民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固定职工,如果与配偶分居,且无法在公休假日团聚,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如果与父母都不住在一起,且无法在公休假日团聚,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但是,如果职工与父亲或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就不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根据规定,职工探望配偶的假期为30天,每年给予一次,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承担。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假期为20天,原则上每年给予一次,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承担。如果因工作需要或职工自愿每两年探亲一次,可每两年休假一次,假期为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假期为20天,每4年给予一次。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30%的往返路费由用人单位负担。此外,用人单位还应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职工探亲路程假。对于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应在休假期间进行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以补足探亲假的天数。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已婚职工仍然享有探望父母的探亲假的权利,只是每4年才能享受一次。王某所在单位以他已经在本地结婚为由,剥夺了他享受探望父母的探亲假的权利。这种行为违反了劳动法关于劳动者休假权利的规定,侵犯了劳动者的休假权。因此,王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单位同意他休探亲假。
关于劳动者年休假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年休假是基于累计工作时间来计算的,即使在当前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只要累计工作时间达到,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年休假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累计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以及跳槽人员的年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定义和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特殊行业和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工作岗位,如建筑和旅游。企业需要向劳动保障局报批后方可实行。员工薪酬按计件工资制度支付,超过法定工作时间需支付额外工资。为保障员工健康和工作任务完成,采取集中工作、休息和轮休方
不上班了但未解除合同是否可以拿到工资的情况,以及不上班也有工资的特殊场景。包括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婚丧假、女职工保胎、产假、哺乳等以及男职工护理假等情况。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劳动者不上班也可以获得工资。
工资是指雇主或法定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行业规定或与员工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它是劳务报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工作日内的休息、每周休假、年休假、探亲假、法定节假日、各种补贴和企业提供的服务设施等。企业完善福利设施有助于挽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