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死刑 > 刑罚执行变更的基本内容

刑罚执行变更的基本内容

时间:2023-09-08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1276

我国刑罚执行变更的主要内容

一、死刑执行的变更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于执行死刑的罪犯,如果发现以下情形之一,应当停止执行并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裁定暂缓执行并依法处理:1、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情形。为避免错杀无辜,必须停止执行死刑并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经审查发现原判确有错误,应当报请原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如果经查原判正确,则应当报请核准死刑的法院院长重新签发执行死刑命令,将罪犯重新交付执行死刑。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情形。如果罪犯在执行死刑前检举揭发了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停止执行死刑。经查证属实的,应当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其他刑罚;经查不实的,应当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院长重新签发执行死刑命令,重新交付执行死刑。3、罪犯正在怀孕的情形。如果在执行死刑前发现罪犯正在怀孕,应当停止执行并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其他刑罚。

二、死缓执行的变更

死缓是指判处罪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一种死刑执行制度。根据我国刑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因此,死缓执行的变更可分为死缓的减刑和交付执行死刑两种情形。

三、暂予监外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出现法定的客观情形,不宜以监禁方式执行刑罚,而采取放到监外执行刑罚的一种变通执行方法。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可以暂予监外执行: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情形;2、罪犯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3、对于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也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的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当及时收监继续执行刑罚。

四、减刑制度

减刑制度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具备认罪服法、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等法定情节的情况下,适当减轻原判刑罚的行刑制度。减刑制度还包括对罚金刑的减免。但减刑制度中的"减刑"是指对在接受刑罚处罚过程中的罪犯实行的,对罚金刑的减免不属于减刑制度的范畴。

五、假释制度

假释制度是指对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法定期限的执行刑罚、教育改造后,确有悔改表现且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情况下,附条件地提前释放的行刑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符合假释条件并且实际执行刑期不少于十二年的(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二年考验期),也可以适用假释。假释不仅涉及刑罚执行场所的变更,还涉及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等情况的处理。如果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违反相关规定,应当撤销假释,收监执行依法确定的刑罚。

六、缓刑的执行变更

缓刑的执行变更是指在缓刑执行过程中,由于法定情由而决定对罪犯撤销缓刑或者由于罪犯确有重大立功表现而对罪犯予以减刑的制度。

七、赦免制度

赦免是指国家以一定形式宣布对犯罪分子免予追究罪责或者免除执行对罪犯所判处的刑罚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法律制度。赦免制度包括大赦和特赦,其中现行宪法只规定了特赦。赦免制度也属于刑罚执行变更的范畴。除了上述七项具体的刑罚执行变更措施外,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司法协助项目的增多,涉及国际间被判刑人的移管、对罪犯在执行刑罚过程中所犯新罪或发现的漏罪的追究和判处、对错案的追究及引起的后果等也是刑罚执行过程中涉及对罪犯实际执行刑罚变更的内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 无期徒刑的执行和改造

    无期徒刑的执行和改造过程。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在监狱等机构执行刑罚,并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分子可获得减刑或假释,但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这一规定。

  • 刑法规定死刑犯从侦查到枪决所需时间

    刑法规定死刑犯从侦查到枪决所需时间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侦查阶段因案情复杂和侦查要求高等因素,时间较不确定,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死刑适用对象有限制,如犯罪时未成年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死缓期间表现不同,刑罚结果也有所不同。

  • 宣判死刑后的执行时间

    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执行时间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执行死刑后,会通知下级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并要求在七天内完成。但出现特定情形如判决错误、罪犯重大立功表现或怀孕等,应停止执行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后,需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 鼓励跨省异地执行刑罚的黑恶势力罪犯检举揭发他人
  • 涉黑判刑能否缓刑
  • 假释制度及其适用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