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是否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
时间:2024-04-22 浏览:7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遗弃罪的立案程序及标准
一、遗弃罪的立案程序
遗弃罪是一种刑事犯罪,不属于刑事自诉案件。公安机关负责决定是否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遗弃罪原则上属于公诉案件,由被告所在地或者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只有在检察院不提起公诉的情况下,被害人可以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犯有遗弃罪,此时法院可以作为自诉案件受理,被告所在地法院可以受理自诉案件。
二、遗弃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遗弃罪的立案标准是当被告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但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时。
三、遗弃罪的认定
1. 与虐待罪的界限(1)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的,既侵犯了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的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2)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体必须是在一个家庭内部共同生活的成员。(3)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两罪在主观方面虽然都是故意,但其故意的内容不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4)犯罪侵犯的对象不同。遗弃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人。2. 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但拒绝扶养的行为,而故意伤害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如打伤、刺伤、烧伤等。(3)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人负有法律上扶养义务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而故意伤害罪的主体可以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故意的内容不同。遗弃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且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但拒绝扶养,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是行为人具有损害他人身体的故意。3. 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从主观故意上讲,遗弃罪是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来逃避或转嫁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而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故意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因此,如果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来转嫁扶养义务,则构成遗弃罪;如果行为人企图以不履行扶养义务的方式杀害婴儿或神智不清、行动不便的老人,则构成故意杀人罪。(2)客观要件不同。遗弃罪在客观方面一般是将被害人遗弃于能够获得救助的场所,如他人家门口、车站、码头、街口等。故意杀人罪在客观方面则是将婴儿或行动困难的老人放置于不能获得救助的地方,例如将婴儿遗弃在深山沟内,将神志不清、行动困难的老人遗弃在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荒野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隐瞒病情被立案能判刑多长时间
隐瞒病情被立案的刑法规定和判刑时间。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危险的情况将受刑事处罚,判刑时间根据造成的危害后果而定,严重时或超三年。单位犯罪将被罚金并处罚责任人。公安机关立案需满足条件,而不予立案需通知控告人。
-
职能管辖
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在刑事案件受理方面的职能管辖以及审判管辖。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工作,检察院负责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则直接受理自诉的刑事案件。审判管辖方面,根据级别、地域和专门性进行分类,不同级别法院管辖不同性质的刑事
-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规定。该规定适用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备案原则包括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备案程序要求制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备案,并需要提交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
-
挪用公款罪的处理方式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
-
导读
-
香港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
过失杀人的概念及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