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未遂的立案标准及法律责任
时间:2024-03-02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诈骗犯罪未遂的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
一、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对于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未遂诈骗犯罪,应当定罪处罚。
二、具有其他严重情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对于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未遂诈骗犯罪,应当定罪处罚。具体情节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2. 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3. 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4. 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
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如果实施以上规定行为的数量达到前款规定标准的十倍以上,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未遂诈骗罪定罪处罚。以上是诈骗犯罪未遂的立案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根据不同情节的严重程度,法律对未遂诈骗犯罪给予相应的定罪处罚,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其主体范围及犯罪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刑罚。在界定主体范围时,需注意不仅限于企业职工的范畴,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在适用法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指出服刑人员无需缴纳生活费,并详细阐述了监狱为服刑人员制定的生活规范,包括起床、个人卫生、着装、卫生清洁、餐饮、集体行进等方面的规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服刑人员的健康问题和与警官的沟通方式,以及劳动规范,如参加劳动、遵守劳动纪律
-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国家考试中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组织作弊、情节轻微的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作弊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同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行为也会被处罚。帮助他人作弊和出售考试试题答案等行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作弊行为会破
-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详细阐述了违法行为的界定、定罪处罚、破坏性采矿罪的界定及其定罪处罚等内容。同时,对于鉴定和认定破坏性的开采方法以及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数额进行了规定。对于多次违法行为的处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地区标准的确定也进行了明确的说明
-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制云盘涉黄行为,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