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除非是由人民检察院提起的案件,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调解必须在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进行。如果调解成功达成协议,审判人员应及时制作调解书。一旦调解书被双方当事人签收,即具有法律效力。
对于达成协议并当庭执行完毕的案件,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但必须在笔录中记录,并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或盖章,以确保法律效力。
如果调解无法达成协议或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附带民事诉讼应与刑事诉讼一并判决。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如果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或在未经法庭许可的情况下中途退庭,应按自行撤诉处理。
在一些情况下,由于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失或被告人的赔偿能力难以确定,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因故不能出庭等原因,为了避免刑事案件审判过程的过度延迟,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如果同一审判组织的成员确实无法继续参加审判,可以更换审判组织成员。
人民法院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除了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还应适用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如果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对于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调解无法达成协议,应一并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此外,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法院不收取任何诉讼费。
合议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中宣判的时间规定。合议庭审理案件一般期限为六个月,可因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宣判时,法院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期限及法院。对于离婚判决,需告知当事人在判决生效前不得另行结婚。当庭宣判的,十日内发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
遗产中财产分割纠纷案件延期开庭的时间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延期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原则上不应超过一个月。延期审理的次数也有限制,并且需依法告知当事人下次开庭时间。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等特定情况除外。
关于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审理规定。文章明确了公证机构作为被告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的受理情况,以及公证书变更、撤销或确认无效的受理方式。同时,规定了公证书争议的民事诉讼处理方式,并明确了公证机构的过错认定情形和虚假证明材料的赔偿责任。此外,文章还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