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规定,个人侵占他人财物的立案标准如下:
如果个人非法占有他人代为保管的财物,并且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的,将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较大的标准为5000元至20000元以上。
如果个人非法占有他人遗忘物或埋藏物,并且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标准为100000元以上。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其中,公司包括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包括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如商店、工厂、饭店、宾馆等;其他单位包括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如集体或民办的事业单位等。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动产不仅指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已占有、管理的货币、有价证券等财物,还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但未占有的财物,如债权。财物的形态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
职务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并且数额较大。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包括利用自己的权力、指挥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权限,以及利用单位领导的权力等。
(2)有侵占行为:指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包括将本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以及通过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将本单位财物转化为私有。
(3)数额较大:指侵占公司、企业等单位财物达到5000元至2万元以上。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以及公司的经理、部门负责人、职员和工人等。这些人员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职务侵占罪的主观要件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
为了认定职务侵占罪,可以收集以下证据:
1. 调取被害单位的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和身份。
2. 调取财物账目等与犯罪对象和数额相关的证据,并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作出审计鉴定报告。
3. 收集与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相关的物证,如假发票、伪造的凭证等。
4. 收集与犯罪嫌疑人侵占财物去向相关的证据材料,如挥霍、还债等。
5. 追缴赃款、赃物,并由估价部门进行估价鉴定。
6. 对提取的文字材料进行文字鉴定。
7. 询问案件涉及的参与人、知情人、关系人,获取相关事实和证据。
8. 审讯犯罪嫌疑人,了解犯罪的动机、目的、手段、时间、地点、次数、赃款赃物的去向,以及与他人的共同犯罪情况等。
如何举报公司盗窃行为的相关步骤和法律规定。建议发现公司存在盗窃行为时,立即报警并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据。文章还详细解释了盗窃罪的刑事处罚、量刑标准以及共同犯罪的处理方式,包括罚金规定和其他转化盗窃罪的情况。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刑事辩护律师。
侵占罪、盗窃罪与诈骗罪之间的区别。三者中,盗窃罪和侵占罪都涉及非法占有,但时间点不同。侵占罪涉及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等三种财物,主体为一般自然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诈骗罪则是基于受害人的受骗,不完全违背受害人的意思表示。在区分这三种罪行时,需关注其侵
侵占罪的相关内容。侵占罪是刑法中的唯一绝对亲告罪,公安机关无管辖权,只能向法院提起自诉。侵占罪要求具备故意和特定的犯罪对象,处罚根据数额大小决定。侵占罪概念包括各种财产犯罪和侵犯财产的民事侵权行为。起点数额和立案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行为对象的价值可根
入室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及立案标准。入室抢劫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包括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强行劫取公私财物。只要行为人实施抢劫行为,无论是否成功或财物数额,都应当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