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失致人重伤罪立案标准
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行为人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
二、过失致人重伤罪犯罪构成要件
1. 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
2. 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并且实际上造成了重伤的结果。
3. 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主体。
4. 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过失致人重伤罪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过失致人重伤罪刑法条文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九十五条 本法所称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
(一) 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二) 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三) 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羁押期限届满时是否可申请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但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的,以及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关于疑似犯罪是否可以扭送的问题。只有符合特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才能被扭送,例如正在实行犯罪或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嫌疑人。文章还介绍了取保候审的申请程序、决定、执行和期限等方面的内容。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规定。该规定适用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备案原则包括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备案程序要求制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备案,并需要提交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