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分割是离婚纠纷中最常见的财产争议,离婚时的房产分割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婚前购入并还清贷款的房产,且登记在购买方个人名下的,该房产属于购买方个人的婚前财产;
二、婚前按揭买房,在婚后继续还贷的,则婚后还贷及对应的增值部分是夫妻共同财产;
三、婚前一方父母出资购买,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产,父母出资及对应的增值部分属一方的个人财产,婚后还贷及对应增值部分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四、婚后一方父母全额出资购买,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房产,属该方的个人财产;
五、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房产,无论登记在哪一方名下,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时房产的分割,不同的出资情形会有不一样的分割方式,分割前建议一定要咨询专业的律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六条
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二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
离婚案件中房产归属问题的法律解析,涉及婚前或婚后取得房产证、按揭购房以及父母出资购房等三种情况的纠纷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法律对房产归属有不同的规定,如婚前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等。对于存在争议的情况,根据法律解释和婚姻法规定进行处理。
二婚婚前买房一方去世后财产分割的问题。根据继承法,婚前购买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按照遗嘱或法定继承人继承。婚前个人房产的分割需考虑不同情况,如共同偿还贷款等。在离婚时,共同财产可协商或根据法院判决分配,而房屋产权以物权登记为准。
婚前房产婚后能否增加所有权人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在财产拥有者的同意下,可以在婚后将另一方的名字加到房产证上,但需缴纳契税并遵循当地房管部门的要求。婚前房产的归属情况也进行了说明,包括婚前个人购房、婚后购房等情况。离婚时,需要进行财产分割。
离婚后财产分配准则的法律解析,包括男女平等原则、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给予补偿原则和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这些原则在离婚财产分割中起着重要作用,确保了公平合理的分配,并特别保护子女和女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