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案件中,不立案意味着未达到立案标准,即不会对被告定罪判刑。然而,并不意味着不会进行调查。如果被告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法,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对其进行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以下情形可被公安局立案为刑事案件:
故意杀人或因打砸抢行为导致他人死亡。
流氓伤害他人、行凶报复导致他人重伤或因打砸抢行为导致他人伤残。
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抢劫公私财物,或因打砸抢行为毁坏财物。
投放毒物导致他人伤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放火烧毁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或导致人员伤亡。
使用爆炸方法进行破坏,危害公共安全或导致人员伤亡。
故意决开水库、河流等堤坝,毁坏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或导致人员伤亡。
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奸、轮奸成年妇女,或奸淫未满十四岁幼女。
盗窃枪支弹药(包括小口径步枪)或爆炸物品,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在600元以上。盗窃财物虽不足上述数额,但造成严重后果、撬盗保险柜、连续撬门破锁多户,或其他手段极其恶劣。
使用各种欺骗手段骗取公私财物(参照盗窃案标准执行),或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造成一定后果。
当被害人认为其人身或财产权利受到侵犯,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控告犯罪嫌疑人,而公安机关认为不存在犯罪事实,决定不立案侦查时,被害人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
这种所谓的“立案难”现象并不罕见,尤其在一些伤亡事件中,被害人家属可能认为是刑事案件,而公安机关则认为是意外事件。
因此,如果公安机关不立案,控告人可以选择申请复议或直接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这是法律对不立案救济途径的规定。
总之,公安机关对案件是否立案有严格的标准,并非随意决定。因此,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同时不立案并不意味着不会进行调查,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区别。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一旦发现涉嫌诈骗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会立即展开调查并进入刑事侦查阶段,采取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刑事侦查羁押期限通常不超过两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特殊情况包括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等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文章详细阐述了拘留、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以及发回重审等阶段的时限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最多为37天,侦查阶段应在7个月内结束,审查起诉不超过6个半月,一审期限为9个半月,二审期限为4个半月,发回重审的期
关于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恐吓行为的定义和类型、处罚以及应对方法。当某人受到恐吓威胁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将进行立案调查。恐吓行为包括死亡威胁、诈弹威胁等,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受害者应了解威胁者的身份和原因,并评估威胁的
侦查期限的计算方法,包括一般案件和特殊羁押期限。对于一般案件,侦查期限从批捕之日起计算,通常为60天,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至两个月。公安机关的案件数量和关系可能影响侦查进度。对于特殊羁押期限,根据不同情况和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可以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