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 > 交通事故立案的具体步骤与程序

交通事故立案的具体步骤与程序

时间:2024-04-24 浏览:9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4457

交通事故立案的程序和依据

一、交通事故的立案程序

1. 现场勘验和事故认定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进行现场勘验,并根据现场情况、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等,制作事故认定书,确定事故责任。

2. 调查询问和检验鉴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对当事人进行调查询问,并委托专门机构进行生理、精神状况等方面的检验鉴定,以获取专业的鉴定结论。

3. 处罚和移送报检

根据事故认定结果,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向人民检察院移送报捕和起诉,并告知受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当事各方的书面申请进行损害赔偿调解,若调解未达成协议,则制作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各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交通事故诉讼的管辖问题

在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中,原告人提起诉讼时,需要确定起诉的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管辖问题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1. 级别管辖

-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一般的一审案件。

-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2. 地域管辖

一般由被告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的法院管辖。对于交通事故来说,侵权行为地即为事故发生地。

三、交通事故处理的法律依据

交通事故的处理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

根据该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交通警察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并收集证据。如果需要收集专业性较强的证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并由鉴定人签名确认鉴定结论。

以上便是交通事故立案的程序和依据,若对此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的问题。案件移送检察院并不表示犯罪嫌疑人必定被逮捕,逮捕与审查起诉无必然联系。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若有逮捕需求,需提交逮捕申请并经过检察院审批。检察院审查逮捕时,可讯问犯罪嫌疑人及询问证人,辩护

  •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开庭时间与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关。简易程序案件当事人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内开庭,普通程序案件需30天后开庭。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公告送达期限为60天。民事案件立案及开庭时间具体程序包括立案通知、答辩

  •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法律规定。法庭审理笔录是记录法院裁判案件全部审判活动的书面材料,真实反映庭审过程,具有法律依据。书记员需按法律规定记录法庭审理活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权申请补正笔录。法庭笔录应当在庭审过程中当庭宣读,并在确认无误后由

  • 合同纠纷的判决书何时出具?
  • 一审法官未送达上诉材料的处理方式
  • 民事诉讼一审到二审的审理期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