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离婚找不到人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1条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通过公告送达诉讼文书给下落不明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
1. 结婚的证明材料,如结婚证或婚姻登记机关证明。
2. 证明婚姻基础状况的材料,如经人介绍或包办买卖婚姻等证明材料。
3. 证明婚后夫妻感情变化、引起离婚原因的材料。如因第三者介入引起离婚的,提供第三者介入的具体事实、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证明材料;如有生理缺陷、精神病的,提供诊断书、鉴定书。
4. 证明夫妻关系现状的材料。如分居的,提供分居时间、原因等材料。
5. 曾经起诉离婚的,提供法院判决书、裁定书等材料。
6. 子女状况。提供子女出生证、户口证明,夫妻双方抚养条件、子女愿意跟随哪一方生活的表示证明。
7. 财产清单。包括财产的品种、数量、现状,取得时间和方式。
8. 双方经济状况。双方收入、存款、债权债务等证明。如单位证明、工资卡,存款人、帐号、金额,债权、债务数量,债务债权人姓名、住址等。
9. 住房的证据材料。产权证书、租赁合同、证明或产权单位对租赁关系的意见。
10. 需要对方给予经济帮助的,提供疾病或无劳动能力、经济来源状况的证明。
11. 要求对方给予精神损害赔偿的,提供对方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证据。
1. 诉讼与管辖:离婚诉讼由一方当事人提起。一般情况下,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应为案件管辖法院。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 调解: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人民法院在调解时必须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并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有三种结果:和好、达成离婚协议、调解无效。
3. 审理与判决: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当事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都应出庭。对于调解无效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涉及离婚与否以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的判决。在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且没有法定判决离婚的情况下,原告往往需要等待6个月后才能提起第二次的离婚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一些情况下的起诉不予受理,如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等。此外,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在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情况下,原告在六个月内不得重新起诉离婚,被告则不受此限制。
二次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阶段、审理阶段和判决阶段。起诉阶段需符合四个条件,提交诉状并注明内容。审理阶段分为准备、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判决阶段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宣判并送达判决书。
关于父母离婚后是否可以改名字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公民可以向派出所申请变更姓名,但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遵守相应的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以由本人或父母申请,而十八周岁以上的人则需要本人申请。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保
离婚调解期限是否计入诉讼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离婚调解期限不计入诉讼期限,审理案件的期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文章还介绍了离婚调解的程序和技巧,包括场所选择、保持中立和诚意、找出分歧和争议焦点等。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相关问题。抚养费标准主要考量子女需求、父母承担能力及当地生活水平。具体数额可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判断。女方不支付孩子费用,男方可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拒不执行的一方,法院可依法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