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立案标准及相关法律解析
时间:2024-01-0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立案标准
一、超过法定出资期限的虚假出资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四条规定,如果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将构成虚假出资行为,应当立案追诉。
二、抽逃出资的立案标准
如果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将构成抽逃出资行为,应当立案追诉。
三、造成经济损失的立案标准
如果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行为造成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将构成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行为,应当立案追诉。
四、其他情形的立案标准
除了上述数额标准外,还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当立案追诉:1. 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导致公司资不抵债或无法正常经营的;2. 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3. 在两年内因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并且再次进行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4. 利用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五、其他严重情节的立案标准
如果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行为具有其他严重后果或其他严重情节,也应当立案追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与诚信义务
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与诚信义务。忠实义务要求董事以公司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不得追求个人或他人利益;诚信义务则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要求董事在履行职责时平衡公司利益、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虽然两者有重合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董事在行动时需遵守这两项义
-
诈骗数额未达立案标准的累计计算问题
关于我国诈骗罪中,如果一次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但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时,可将诈骗数额进行累计计算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意见,当累计数额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时,应依法定罪处罚。此外,文章还详细列举了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诈骗数额接近标准时的认定方法。
-
国家对于滥用职权可请律师吗
国家对于滥用职权的案件中当事人可以请律师进行辩护的问题。律师在滥用职权案件中扮演辩护角色,帮助当事人进行无罪或罪轻辩护,并处理相关程序事宜。相关法律知识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规定了滥用职权罪的情形及应予立案的情形。
-
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
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责任限制于他们的出资额。如果出资未缴清,股东需继续履行出资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则根据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同时,《公司法》规定了股东需承担直接责任的特定条件,如滥用公司人格逃避债务并损害债权人
-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判决时间
-
签订股东协议的责任承担
-
湖北省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