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

时间:2024-04-03 浏览:16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5084

  人民调解是什么?治安调解又是什么?他们二者中有没有联系和区别?人民调解和治安调解后,他们各自所制作调解协议书有没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后反悔,有没有救济措施?

  人民调解,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在我国的《宪法》、《民事诉讼法》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对人民调解工作均有明确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对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性质、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种类与受理条件、人民法院对调解协议效力的认定等内容作了进一步明确,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人民调解协议确定为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强化了调解协议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人民调解是依靠通过人民群众自己选举出的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化解社会矛盾,增进人民内部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治安调解,又称公安行政调解,是政府部门调解的一部分,是指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劝说、教育并促使双方交换意见,达成协议,对治安案件做出处理的活动。

  治安调解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当事人的行为必须是已经构成了违反治安管理而且应当受到治安处罚的行为;

  二是当事人的行为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

  三是当事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情节是较轻的;

  四是当事人各方有自愿接受调解的意愿;

  五是公安机关认为可以适用调解的。

  对于治安调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和《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中均有明确规定。因此,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依法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适用调解进行处理的一种行政执法行为,是一种具体公安行政行为。

  人民调解和治安调解都是“大调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性质不同,在适用中不能相互替代。治安调解属于行政调解的范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的立法本意来看,将治安调解单独规定于治安处罚法之内,就显示治安调解有存在的法律价值及依据,不能用人民调解来替代。实际上若强行用人民调解来替代治安调解,那么公安机关是要承担因使用不同性质的调解而产生的司法风险。

  其司法风险主要体现为:

  《人民调解协议书》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而《治安调解协议书》是不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的,其结果是若当事人事后反悔,所采取的救济措施是完全不同的。治安调解协议签订后当事人若反悔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人民调解协议签订后反悔的,当事人只需持协议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履行即可,法院只对协议进行审查与认可,对原纠纷不再重新进行审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治安拘留的法律性质和依据

    治安拘留的法律性质和依据。治安拘留是公安机关针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采取的行政处罚措施,期限一般为1日至15日。其与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存在明显的区别,包括法律性质、适用对象、目的和结果等方面。

  • 关于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

    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对于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制止违法侵害行为时,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对于事先挑拨、斗殴等行为,应受到处罚。行为人准备实施但未达目的,或因意志以外原因未成功,可从轻处罚或不予处罚。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 从拘留所转到看守所什么意思

    拘留所转到看守所的意思是公安机关已获得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申请,可以将已被拘留的人送往看守所羁押,并及时通知其家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在拘留人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将被拘留人送往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

  • 治安拘留保释条件是什么

    治安拘留的保释条件包括:当事人对拘留处罚不服、依法申请了行政复议或提起了行政诉讼、已向行政机关提出了暂缓执行的申请,并且提供了保证人或交纳了保证金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9条规定,担保人应当保证被担保人不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

  • 醉驾处罚
  • 刑事自诉的法律程序与要点
  • 被打伤脸部缝针能报案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