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
(二) 符合要求的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将在收到申请书后5日内做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受理决定后的5日内,仲裁委员会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若不予受理,需说明理由,申请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 被申请人收到申请书副本后,应在十日内提交答辩书。未提交答辩书不影响仲裁程序进行。当事人需提供自己提出的主张所需的证据。若与争议事项相关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用人单位应在指定期限内提供。若用人单位未提供,应承担不利后果。
(四) 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除非当事人协议不公开或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仲裁庭将在开庭前五日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日期和地点。若有正当理由,当事人可在开庭前三日请求延期。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五) 若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对申请人按撤回申请处理,对被申请人可缺席裁决。
(六) 仲裁庭应先行调解劳动争议,基于查明事实促使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并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若调解不成或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仲裁庭应及时作出裁决。
(七)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裁决应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若案情复杂需延期,可经批准延长期限,但不得超过15日。逾期未作出裁决,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 申请人在仲裁庭做出裁决前撤回仲裁申请的,仲裁庭经审查后认为其撤回申请成立,将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准予撤回申请决定书》;但若被申请人提出反申请,不影响反申请的审理。
1、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1) 有申请、答辩、变更、撤回仲裁申请的权利。
(2) 有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
(3) 有申请有关人员回避的权利。
(4) 有请求传唤证人、请求鉴定和勘验的权利。
(5) 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6) 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对方当事人不履行的,有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
2、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应履行以下义务:
(1) 遵守劳动仲裁程序和仲裁纪律的义务。
(2) 提供证人、证据的义务。
(3) 如实陈述案情,回答仲裁员询问的义务。
(4) 承担履行生效的裁决书、调解书的义务。
劳动法诉讼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此外,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公司注销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当公司被撤销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可以向股东追责,同时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另外,服刑人员参与劳动改造没有工资,但可获得报酬。关于劳动官司一审的判决时间,民事诉讼一般六个月内
劳动争议律师费用的计算方式。律师服务收费主要依据诉讼标的额规模设定,涉及财产分配等事宜的收费根据不同金额范围有不同的比例。同时,律师事务所和当事人可协商采用风险代理方式,最高收费额度不超过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费用仅指律师代理费,
劳动争议二审时是否需要重新提供证据的问题。在二审中,通常无需提供新证据,只有当发现新证据时,才可以提起上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认定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包括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劳动关系以及如何进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