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合同是指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就工程建设和价款支付达成的合同。其客体是指土木建筑工程和建筑业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大型装修活动,包括房屋、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矿井、水库、电站、通讯线路等。
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包括发包人和承包人。发包人一般是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即投资建设该工程的单位,通常也被称为"业主"。
如果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总承包单位经发包人同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部分工程项目进行分包,总承包单位即成为分包工程的发包人。建设工程的承包人指的是实施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业务的单位,包括实行总承包的单位和承包分包工程的单位。
勘察合同是指发包人与勘察人之间就完成建设工程地理、地质状况调查研究工作达成的协议。由于勘察工作具有专业性,一般应由专门的地质工程单位完成。勘察合同用于反映并调整发包人与受托地质工程单位之间的关系。
设计合同实际上包括两个合同。首先是初步设计合同,即在建设工程立项阶段承包人为项目决策提供可行性资料的设计合同,与发包人签订。其次是施工设计合同,指承包人与发包人就具体施工设计达成的协议。
施工合同主要包括建筑和安装两方面内容。建筑是指对工程进行营造的行为,而安装则是指与工程有关的线路、管道、设备等设施的装配。
在工程承包合同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工程承包单位遭受不应有的损失。以下是常见的问题:
合同签订后才发现缺少一些必不可少的法律条款,导致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力,使得承包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遭受损失或发生经济纠纷时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现原订合同中的一些条款考虑不周或含糊不清,难以分清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以及不同合同文件之间的规定和要求相互矛盾或不一致。
合同双方对同一合同的有关条款理解各异,而合同中未能做具体解释,导致合同双方在履行过程中因意见不一致而产生矛盾或争议,使得合同无法正常履行。
合同条款存在漏洞,未能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未对一些补救条款做出具体规定。
合同一方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才发现合同中某些条款对自己极为不利,隐藏着巨大风险,或过于苛刻,导致工程合同无法履行。
工程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图纸提供、双方责任以及工程质量和风险。合同涉及工程名称、地点、内容、质量等级、合同价款、承包方式、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等。同时,还明确了双方责任、图纸提供套数和日期,以及工程质量和风险的处理方式。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
铝合金门窗工程分包合同的详细内容。双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就工程概况、甲乙方工作、工程量及工程价款、工程款支付、工期、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约定。合同旨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明确双方责任,保障工程质量。
个人与建筑工程公司签订合同效力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与建筑工程公司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无效,因为个人无法成为合法的建筑工程承包商。只有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建筑工程公司才能合法承接工程项目并签订有效合同。建筑资质的取得标准包括不同等级的施工总承包资
挂靠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关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禁止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本企业资质承揽工程,但挂靠合同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法律效力。签订方需承担连带责任,需注意合同是否违反其他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