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受理流程解析
时间:2024-02-07 浏览:5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受理举报、投诉的条件和程序
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等法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应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并保证举报人的保密权。对于举报属实,并能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以便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的举报人,应予以奖励。
投诉受理条件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受理符合以下条件的投诉,并立案查处:1.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发生在两年内;2. 存在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并有证据证明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3. 投诉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由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投诉不予受理的情况
对于不符合上述第一项规定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决定不予受理,并向投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对于不符合上述第二项规定的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告知投诉人补充完善投诉材料;对于不符合上述第三项规定的投诉,如果是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之外的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告知投诉人;如果是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内但不属于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区域的投诉,应告知投诉人向相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会法》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
《工会法》中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工会被赋予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的权利,可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并提请仲裁或诉讼。同时,当职工认为权益受侵犯时,工会应给予支持和帮助。工会还可通过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要求返还工会经费和财产。新《工会法》为工会和劳动
-
女职工三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
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女职工享有一定的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因用人单位不当解除导致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如撤销解除决定、支付工资和劳动合同终
-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是否有效?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的有效性及相关流程。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劳动者举报时应区分举报和投诉,及时维权并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详实信息和证据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为举报人保密,并提供奖励。劳动者应注意保存相关凭证以备
-
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及维权途径
劳动者如何保障自身权益及维权途径。劳动者应提高法律素养,寻求法律援助;签订合同时维护合法权益,包括签订书面合同、了解工作内容和条件等;加入工会并依靠其维权;收集证据,依法追讨工资;同时,劳动者还应仔细阅读员工手册以防范侵权行为。
-
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
-
工资拖欠引发的赔偿问题
-
解雇孕妇不赔偿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