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施工 > 工程施工合同 > 岩土工程勘察合同的订立规定是什么

岩土工程勘察合同的订立规定是什么

时间:2024-07-06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606
任何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合同的订立,尤其是建筑行业中的一些比较重大的项目。国家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实施,详细地制定了一系列工程勘察合同规定。那么,岩土工程勘察合同的订立规定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明确合同主体

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勘察设计合同的发包人必须是法人或者自然人,而承接方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甲方指的是建设单位或项目管理部门,乙方指的是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资格证书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

确定合同形式

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参照文本的条款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对于文本条款以外的其他事项,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也应该采用书面形式。此外,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应该约定解决办法和处理原则。双方协商同意的合同修改文件和补充协议也都是合同的组成部分。

勘察合同的订立

根据示范文本订立建设工程勘察合同时,双方通过协商,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在相应条款内明确以下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发包人应提供的勘察依据文件和资料

(1) 提供本工程批准文件(复印件),以及用地(附红线范围)、施工、勘察许可等批件(复印件);

(2) 提供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技术要求和工作范围的地形图、建筑总平面布置图;

(3) 提供勘察工作范围已有的技术资料及工程所需的坐标与标高资料;

(4) 提供勘察工作范围地下已有埋藏物的资料(如电力、电讯电缆、各种管道、人防设施、洞室等)及具体位置分布图;

(5) 提供其他必要的相关资料。

二、委托任务的工作范围

(1) 工程勘察任务(内容),可能包括:自然条件观测;地形图测绘;资源探测;岩土工程勘察;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环境评价;模型试验等。

(2) 技术要求。

(3) 预计的勘察工作量。

(4) 勘察成果资料提交的份数。

三、合同工期

合同约定的勘察工作开始和终止时间。

四、勘察费用

(1) 勘察费用的预算金额;

(2) 勘察费用的支付程序和每次支付的百分比。

五、发包人应为勘察人提供的现场工作条件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双方可以在合同内约定由发包人负责保证勘察工作顺利开展应提供的条件,可能包括:

(1) 落实土地征用、青苗树木赔偿;

(2) 拆除地上地下障碍物;

(3) 处理施工扰民及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有关问题;

(4) 平整施工现场;

(5) 修好通行道路、接通电源水源、挖好排水沟渠以及水上作业用船等。

六、违约责任

1. 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

2. 违约金的计算方法等。

七、合同争议的最终解决方式、约定仲裁委员会的名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程承包合同

    工程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图纸提供、双方责任以及工程质量和风险。合同涉及工程名称、地点、内容、质量等级、合同价款、承包方式、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等。同时,还明确了双方责任、图纸提供套数和日期,以及工程质量和风险的处理方式。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

  • 承包方(甲方):

    铝合金门窗工程分包合同的详细内容。双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就工程概况、甲乙方工作、工程量及工程价款、工程款支付、工期、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约定。合同旨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明确双方责任,保障工程质量。

  • 个人与建筑工程公司签订的合同效力问题

    个人与建筑工程公司签订合同效力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与建筑工程公司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无效,因为个人无法成为合法的建筑工程承包商。只有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建筑工程公司才能合法承接工程项目并签订有效合同。建筑资质的取得标准包括不同等级的施工总承包资

  • 挂靠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

    挂靠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关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禁止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本企业资质承揽工程,但挂靠合同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法律效力。签订方需承担连带责任,需注意合同是否违反其他法律法规。

  • 防范和控制施工合同风险的具体措施
  • 法律咨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委托任务范围内的设计变更原因
  • 建筑工程转包合同书怎么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