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 > 民事欺诈罪的立案标准详解

民事欺诈罪的立案标准详解

时间:2024-01-08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6078

我国刑法对民事欺诈罪的规定及其性质

我国刑法并未明确规定民事欺诈罪这一罪名,而民事欺诈行为则被视为一种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构成犯罪。具体而言,当一方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背离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受到限制。具体来说,当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背离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并且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时,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合同主体欺诈行为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的特点,如欺诈性邀请、虚假介绍或隐瞒事实等。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重点强调了行为人是否具有欺骗他人的目的和是否采取了欺骗手

  •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主要围绕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性质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展开。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性质应参照现行《合同法》的合同范围。同时,探讨了在经济转型时期一些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如何认定,特别是在没有资金情况下依靠虚构事实骗取资金的情况

  •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原告魏某购买被告魏某的古画,但未签书面合同。后原告妻子持画要求退画返钱未果并诉诸法院主张被告欺诈。法院认为原告未能证明被告承诺并保证古画为真迹,因此驳回其诉讼请求。文章还分析了古画行业的交易习惯和留置行为在合

  •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在签约前,卖方应了解对方相关信息和资信状况,并确认代理人的代理权。提高业务员素质,采用书面形式和参照标准合同范本可防止欺诈。同时,采用款到交货或到出票人银行持票入账来防范虚开支票的欺诈行为。对方若迟延付款,可采取措施如通

  • 案情
  •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 民事欺诈罪的立案标准详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