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职务侵占罪立案证据分析及调查要点

职务侵占罪立案证据分析及调查要点

时间:2024-10-20 浏览:6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6237

职务侵占罪的证据体系

一、确定犯罪主体

根据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等证据材料,以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

二、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财物占有

调取证据材料,以证实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证据。

三、审计鉴定报告

调取财物账目等相关证据,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进行审计鉴定,以确定犯罪对象和数额。

四、物证收集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收集相关的物证,如用来平账的假发票、伪造、变造的有关账目的凭证等。

五、财物去向证据

收集犯罪嫌疑人所侵占财物的去向证据,如挥霍、还债等。

六、赃款、赃物的拍照固定和估价鉴定

对追缴的赃款、赃物进行拍照固定证据,并由估价部门进行估价鉴定。

七、文字鉴定

对提取的文字材料进行文字鉴定,以确认其真实性和相关性。

八、询问参与人、知情人、关系人

询问案件涉及的参与人、知情人、关系人,获取案件相关事实和证据。

九、审讯犯罪嫌疑人

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应详细了解犯罪的动机、目的,犯罪的手段、方法,重点关注是否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犯罪的时间、地点、次数、作案过程,赃款、赃物的去向,以及共同犯罪的预谋、分工情况,区分地位、作用,并确认分赃情况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规定。该规定适用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备案原则包括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备案程序要求制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备案,并需要提交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

  • 挪用公款罪的处理方式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

  • 香港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香港地区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参照我国刑法理论,需考虑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四个要素来判断。如果自杀未对其他利益造成损害,不构成犯罪;反之则构成犯罪。如战时士兵自杀侵犯了国家安全利益,构成犯罪。乞丐自杀未对其他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则不构成

  • 过失杀人的概念及构成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生命权,即自然人的生命维持安全利益。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法的惩罚。构成该罪的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

  • 收集职务侵占罪证据的关键方法
  • 职务侵占罪立案证据分析及调查要点
  • 职务侵占是否属于立即抓捕的犯罪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