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在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时,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进行立案侦查。
根据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时,具有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的权利和义务。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都应当予以接受。如果案件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应当移送给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案件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但又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给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情况,适用第三款的规定。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记录成笔录,经过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区分。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如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如果控告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时,应当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刑事案发后与嫌疑人的录音在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录音能否作为证据需考虑其与案件的关联性、取证的合法性等因素。若录音合法、关联性强且真实充分,可作为证据;若存在非法手段或关联不强,则可能被排除。
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基本条件和刑事案件金额评估的相关内容。事务所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国有资产评估资格,拥有高水平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信誉。专职人员不得少于十人,其中职龄人员比例有要求。在刑事案件金额评估方面,价格鉴定结论具有法律依据,是刑事证据的重要组
我国商用密码产品的销售许可制度,实行销售许可管理,由国家密码管理局负责全国管理工作。申请销售许可证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等条件。另外,本文也阐述了个人信息权的内容,包括信息决定权、保密权、查询权、更正权、封锁权和删除权。
被批捕后的法律程序。其中包括刑事侦查阶段、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和公诉与法院审理阶段。同时,也详细描述了律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权益,包括提供咨询和辩护服务、协助申请取保候审等。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律师的参与对保障嫌疑人的权益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