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罚金 > 爆炸罪的立案标准及法律规定

爆炸罪的立案标准及法律规定

时间:2024-02-26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6340

爆炸罪立案标准法律规定

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只要故意使用爆炸的方法,能够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就应该立案。爆炸罪是一种危险犯罪,只要行为人故意进行爆炸行为,并且足以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构成犯罪。

法条链接:《刑法》

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115条第1款: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量刑标准

对于犯有爆炸罪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即使爆炸罪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结果,但如果没有达到上述严重程度,仍然应根据该条进行处罚。

根据刑法第115条的规定,犯有爆炸罪并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炸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划分

炸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应根据是否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来划分。根据刑法的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爆炸行为并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就符合爆炸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即属于既遂。如果爆炸行为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将按照刑法第115条的规定加重犯罪处罚。至于爆炸罪的未遂,根据立法精神,该罪是一种行动犯罪,不存在实行终了的未遂。因为爆炸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在一定条件下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安全,无论是否产生严重后果,都应视为既遂。爆炸罪的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施完毕的阶段,比如刚刚开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并夺取炸药,使爆炸未能成功。这种情况属于未实行终了的爆炸未遂。

爆炸罪与以爆炸方法实施的区分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是两类犯罪,它们使用的手段和造成的危害后果有相似之处,但主要区别在于:(1)侵犯的客体不同。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而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特定公民的人身权利。(2)客观方面不同。爆炸犯罪行为人引发爆炸或以其他方法制造爆炸,造成或足以造成不特定多人的伤亡或重大公私财产的毁损,其危害结果是难以预料和难以控制的。虽然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行为人也可能使用爆炸的方法,但他们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其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是特定个人或几个人的伤亡,并且通常只造成人身伤亡,不造成财产损失。因此,行为人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爆炸行为,选择的作案环境和条件只能杀伤特定个人或几个人,并不危及公共安全,应分别按照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进行处罚。但是,如果爆炸行为虽然指向特定对象,但行为人预见到其爆炸行为会危及公共安全而仍然实施,就构成了爆炸罪。

爆炸罪立案标准法律规定

以上是关于爆炸罪立案标准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需要其他帮助,请咨询手心律师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法改变土地性质罪的立案标准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法律依据和立案标准。相关规定指出,非法占用农用土地并改变其用途,导致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污染的行为构成犯罪。具体立案追诉标准包括占用基本农田、防护林地或特种用途林地等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行为。此外,文章还阐述了非法占用林地和耕地的具

  •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故意伤害罪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依据刑法,追诉标准按法定最高刑确定,不同刑罚有不同追诉期限。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五年;更高刑期则对应更长的追诉期限。追诉期限可因案件立案后被告逃避侦查或审判、被害人提出控告而未立案等情况而延长。

  • 抢劫行为的法律性质

    抢劫行为的法律性质、刑罚、认定抢劫罪与非罪的界限、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以及抢劫罪的立案标准。抢劫行为是违反我国《刑法》的刑事犯罪行为,犯抢劫罪的将面临有期徒刑和罚金等刑罚。认定抢劫罪需考虑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使用暴力等方式强行夺取公私财物。抢劫罪的既

  • 容留他人吸毒追诉标准的法律解析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构成要件、立案标准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法律解析。构成该罪的要件包括客体、主体、客观和主观要件。客体要件侵犯的是社会正常管理秩序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

  • 失火罪的刑罚
  • 通过事实证据到法院举报律师行为,将导致其失去辩护资格
  •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立案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