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措施 > 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程序时限的法律规定

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程序时限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4-03-10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6447

处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对房地产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对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土地管理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6、湖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

根据湖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对土地管理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7、湖北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实施办法

根据湖北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实施办法,对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处罚程序

一、立案

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对受理的案件进行初步审核,并根据情况进行处理。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应当立案查处;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应当告知交办、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或者举报人;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案件应当移送有关部门办理;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案件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立案之日起7日内,应当将立案呈批表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结案之日起14日内,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分建议书和犯罪案件移送书等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调查取证

三、听证

行政机关在对违法行为调查终结,拟作出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时,应当履行告知当事人听证权利的义务。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举行7日前书面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主持人等事项。

四、审查和决定

五、决定处罚

包括决定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移送司法机关。

六、送达

行政机关应当在宣布行政处罚决定后当场将行政处罚决定书交付被处罚人;被处罚人不在场的,应当在7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七、结案

处罚时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

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生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湖北省国土资源监督检查条例》第12条规定

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一般应当从立案之日起30日内结案,重大复杂案件在60日内结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结案的,经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结案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一个案件涉及多个违法行为时的处罚原则。文中介绍了三种合并处罚的方法,包括选择较重的行政处罚、合并处罚所罚金额之和以及再次裁量并限制罚款金额。同时,文章强调了行政处罚应遵循公正、公开原则,实施行政处罚时应纠正违法行为并教育公民守法。此外,公民对行政处罚

  •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行政本位模式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采用,强调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但需要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司法本位模式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强调司法控制和审查,防止行政权滥用,但可能降低行政效率。两种模

  • 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的意义

    行政听证程序的多重意义。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是为了维护公平精神,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行政听证可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交易成本;从行政法律体系角度看,它是核心部分,维护体系的完整性;从依法治国角度看,它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意识;加入W

  • 扰乱单位秩序拘留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及拘留程序。对于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等寻衅滋事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不同拘留时间和罚款。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如未成年人、七十岁以上老人、孕妇等,在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时有一定限制。

  • 行政拘留: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 证据收集方法
  • 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第一百一十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