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4-04-07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追诉期的划分及法律依据
追诉期的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追诉期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划分如下:-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五年;-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十年;-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十五年;-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经过二十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明确规定了追诉期的划分和时间限制。根据该条款的规定,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具体的时间限制如下:- 对于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五年后将不再追诉;- 对于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十年后将不再追诉;- 对于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十五年后将不再追诉;- 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经过二十年后将不再追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二十年以后认为有必要追诉,必须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核准。此外,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追回已过诉讼时效的工程款
如何追回已过诉讼时效的工程款问题。介绍了中断诉讼时效的方法,如书面发函、投诉相关部门、签订补充协议或还款协议等。同时,也提供了恢复诉讼时效的方法,如录音催讨法、银行转账法、协商对账法以及故意主张法等。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工程欠款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以
-
哪些情况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我国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中断情形包括权利人提起诉讼、要求履行义务等。中断和中止的区别在于发生时间、法定事由和法律后果等方面。中断可发生在任何阶段,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决定的事实;而中止只能在最后6个月发生,事由是当事人无法左右的事实
-
具有中断诉讼时效行为的情形
我国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包括适用对象、援用主体、法律效力和期间性质等方面的不同。
-
涉外离婚中的财产纠纷的处理
涉外离婚中的财产纠纷处理。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案件适用中国诉讼时效规定的前提是准据法为中国法。处理这类纠纷需注意不动产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若涉及抚养纠纷,则适用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法院审理时会倾向保护妇女和无过错方的权益。
-
信用贷款的诉讼时效期的界定
-
股权确权诉讼时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
哪些情形可以起到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