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x
身份证号:110105xxxxxxxxxxx
住所:深圳市宝安区xxxxxxxxxxxx
电话:1343xxxxxxx
名称:深圳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宝安支行
住所:深圳市宝安区前进一路万悦酒店一楼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赖勘宇
电话:27781452 27781515
1、判决被告退还不当得利(不当罚息)人民币5821.20元,并支付其相应利息。
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2007年1月15日,被告与原告签订了《个人借款合同》,贷款金额为人民币100万元,贷款期限为1年。在此期间,原告已偿还贷款30万元,剩余70万元。经双方协商同意,于2008年1月25日签订了《借款展期合同》,展期期限为9个月。根据前一合同第三条第三款的约定,如果原告提前还款,需征得被告同意,并提前一个月通知被告,否则应支付违约金。根据《借款展期合同》第七条的约定,除非另有约定,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三方的权利义务及有关事项,仍按原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的约定执行。
2008年8月28日,原告准备提前还款,前往被告银行办理相关手续。经过与被告经办人梁x的协商,双方约定:1、同意原告提前还款;2、由于原告是vlp客户,约定提前还款时间为2008年9月10日,而不必等到一个月后的2008年9月28日。
根据与被告约定的提前还款时间,原告于2008年9月10日按时办理了还款手续。然而,被告违反约定,强行收取了原告提前还款违约金,即罚息5821.20元。
原告认为,根据《个人借款合同》第三条第三款的约定,提前还款应支付违约金的理由是:1、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被告;2、未征得被告同意。合同并未规定,原告申请提前还款后,不管被告是否同意与协商约定了还款时间,都必须等满一个月后才能还款,否则视为违约,需要支付违约金。原告提前一个月通知被告提前还款,并得到了被告的同意,双方根据原告的vlp客户身份协商约定了9月10日还款。提前还款日期的安排是被告在考虑原告的vlp客户身份后决定的,并得到了原告的同意。这一约定具有补充合同的法定效力。然而,被告违反约定,在原告按约定时间9月10日将提前还款本金及应付利息汇入还款账户并办理提前还款手续时,却以提前还款申请未满一个月时间为由,强行收取罚息,实为违反合同约定和诚信原则的不当行为。因此,被告所获得的罚息5821.20元应退还给原告。
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原告曾书面投诉并发送了《律师函》,然而被告对此置之不理。因此,原告不得不依据合同约定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判如所请。
谨呈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王 x
2008年12月9日
中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特别是针对合同违约方主张解除合同的限制。合同解除分为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约定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当事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以及因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等情形。作为违约方,不能主张解除合同。合同法定解除条件包括不
解除保险合同通知书的撰写要点,包括合同订立事实、违约事实、合同约定的解除权、明确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以及保留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文章还提到了保险代理人合同解除通知书的范文及相关知识,包括解除合同的条件。当事人在解除合同的同时,应明确表达解除意图并保留追
小勇与小静之间的房屋首付款纠纷。小静婚前支付房屋首付款,但离婚后发现房子只有小勇的名字,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首付款。法院认为小勇构成不当得利,应返还给小静房屋首付款。市一中院最终维持了一审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作废的主体及相关内容。合同作废可由合同当事人协商或依法解除。解除合同的方式包括协商一致及约定解除条件。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违约行为等,具体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