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逮捕证下来,检察院已经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在一定期限内进行侦查,然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决定起诉的案件将被移送到法院,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和证据作出判决。根据相关规定,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做出批准逮捕后,公安机关应立即执行,并在逮捕后继续进行侦查。在相关证据具备的情况下,检察院会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并交由法院判决。
具体程序如下: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无法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确保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和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3、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1、延长期限的理由五花八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延长刑事拘留期限的理由仅限于“特殊情况”和“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两种情形,不得以其他任何理由随意延长,否则属于变相非法超期羁押。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出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理由,如“案情较为复杂”、“案情复杂”、“重要的鉴定结论尚未作出”、“同案犯在逃”、“需赴外地取证”等。
2、延长理由正确,但延长的期限违法。例如,某起失火案件中,根据“特殊情况”而延长拘留期限是正确的,根据第69条规定,此种情形只能延长1至4日,但侦查机关却延长了5日,明显违法。
3、将延长拘留期限作为变相延长侦查期限的“妙计”。有些案件由于主客观原因,一时难以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便以法定理由延长拘留期限。例如某盗窃案,犯罪嫌疑人系外省流窜人员,盗窃了一辆摩托车,事实非常简单,证据也很充分,但侦查机关以“流窜作案”为由延长至30日才提请审查逮捕,严重影响了轻微刑事案件的快速审理。
1、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保障性措施,是一种诉讼行为,其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本身不具有惩罚性;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的一种处罚方式,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制裁,其目的是惩罚和教育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2、法律根据不同:刑事拘留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采用;行政拘留则是根据《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而采用。
3、适用对象不同: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案件中涉嫌犯罪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两者有着罪与非罪的界限。
4、羁押期限不同: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最长拘留期限为37日。而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5日。
以上是关于刑事拘留批捕后的程序、延长刑事拘留期限存在的问题以及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的区别的介绍。如需了解更多法律知识,请访问手心律师网的法律平台,我们的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咨询解答。
刑事拘留期间会见权利的相关规定。在侦查期间,只有律师辩护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得到了明确规定,并且需要遵循一定程序。犯罪嫌疑人自第一次被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起有权委托辩护人,侦查机关应当及时告知其权利。辩护律师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会见和通信在押的犯罪嫌
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的前提条件。被拘留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只要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如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或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取保候审程序包括申请、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事拘留的机关及其权限。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有权决定采用拘留措施,其中公安机关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对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刑事拘留,而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尤其针对特定情况的犯罪嫌疑人拥有决定拘留的权力。虽然人民法院没有刑事拘留权,但在司法程序中拥有
刑事拘留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两者虽都涉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但性质和目的不同。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制裁,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共利益;而刑事拘留是刑事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现行犯采取的强制措施,确保刑事案件的顺利进行。两者在主体、程序、权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