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享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根据该规定,只要刑事诉讼已立案,无论在何阶段,当事人均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在侦查阶段,可向侦查机关提起;若案件正在审查起诉阶段,可向检察院提起;若案件已移送法院审判,可向法院提起。法院对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不能再对案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可向法院的民事审判庭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人主要包括:
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犯罪行为直接导致的物质损失,如医药费、营养费、护理费、丧葬费等。直接损失应全部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间接损失指预期可获得的利益减少,一般不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然而,由于被害人人身伤亡必然带来的间接损失,如因伤而损失的误工收入、因伤残而减少的劳动收入、死者生前抚养人的必要生活费用等,应属于赔偿请求的范围。
法院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应秉持着重调解的原则。调解应查明事实,明确是非,既要尊重当事人意愿,又要符合公平和合法的原则,不能拖延调解。调解成功后,应制作调解协议。一旦调解协议送达,即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一方在调解书送达前反悔,法院应停止调解,并依法作出判决。
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在法庭调查中,被告人和被害人享有陈述权利,被害人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享有问询权利,当事人对证人和鉴定人也有问询权利,并有权对物证进行辨认。此外,当事人还有申请权利,如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等。只有经过当事人辨认和证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害或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引起物质损失的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精神损失不包括在内。同时,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经过追缴或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时,被害人可另行提
关于停尸费的责任承担问题。办案机关对于查明死因且不需要继续保存尸体的案件,承担停尸费;家属未处理导致的停尸费原则上由家属承担,但若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可要求被告人承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附带民事诉讼中应当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刑事被告人及其他共同致害人、被告人的监护人、遗产继承人等,并阐述了刑事附带民事主次责任的意义,有利于正确处理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诉讼、保护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