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 > 刑事诉讼举证的必要须知

刑事诉讼举证的必要须知

时间:2024-10-1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8345

刑事诉讼举证须知

第一条 起诉或反诉时的证据要求

原告提起诉讼或被告提出反诉时,应当附上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证据材料。

第二条 举证责任和不利后果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如果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将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条 证据的要求

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应当具有客观性、事实关联性,并且是依法取得的。客观性指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况;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指证据必须与证明对象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能够证明证明对象的真实情况。

第四条 证据的种类

1. 书证:以文字、符号、图形所记载或表示的内容、含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合同书、公证书、书面遗嘱等。

2. 物证:以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如损害赔偿诉讼中受到损坏的物品等。

3. 证人证言:证人就自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

4.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陈述及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

5. 鉴定结论: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后作出的结论。

6. 刑事诉讼中的勘验、检查笔录,民事诉讼中的勘验笔录,行政诉讼中的勘验、现场笔录。

7. 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资料和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子数据等电脑存储资料。

第五条 书证和物证的提交要求

书证应当提交原件,如确有困难,可以提交副本、复制件、节录本。物证应当提交原物,如不便搬运、不易保存或应当返还当事人时,可以提交复制品和反映原物外形或内容的照片、录像等。

第六条 证据副本和复制件的证明力

书证的副本、复制件、记录本,物证的复制品、照片、录像,只有经与原件、原物核对无误,或经对方当事人确认,或经鉴定证明真实的,才具有与原件、原物同等的证明力。

第七条 电子数据的证明力

用有形载体固定或表现的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子数据等电脑存储资料的复制件,应经公证或对方当事人确认后,才具有与原件同等的证明力。

第八条 实物证据的出示

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包括特定物证的货币、有价证等,在开庭审理时,应向法庭出示并进行质证。

第九条 不宜提交的实物证据

对于大宗、不便搬运的物品、易腐烂、霉变和不易保管的物品、违禁品、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以及珍贵文物、物品等不宜提交的实物证据,当事人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条 外国和港澳台地区证据的认证

提交在中国境外形成的证据,应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履行中外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提交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形成的证据,应按照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等规定的程序与手续。

第十一条 外文证据的翻译

提交外文书证或外文说明资料,应附有中文译本。

第十二条 证据材料的分类和登记

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分类编号,并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按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提交证据材料时,应按照《当事人证据材料登记表》的要求填写。

第十三条 证据提交的时间限制

法律对举证期限有明确规定的,按照法律执行;法律没有规定的,举证期限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并经法院认可,也可以由法院确定时限。无正当理由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逾期提交的证据,法院不组织质证,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

第十四条 调查收集证据的申请

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包括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需要法院调取的档案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材料,以及其他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材料。申请调查收集证据应当提交书面申请。

第十五条 调取证据的申请

当事人申请法院调取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提出书面申请。法院决定是否调取证据。

第十六条 证人的申请和出庭作证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十日提出书面申请。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第十七条 申请调取证人证言的准许

辩护律师申请向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提供的证人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签发准许调查书。

第十八条 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支持赔偿请求的相关证据,否则要承担相应举证不能的后果。

第十九条 申诉时的证据要求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向人民法院申诉的,应当提供能够证明原判决事实错误、证据不确实或审判程序违法的证据。

第二十条 法定事实的举证责任

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根据法律规定或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的事实、已为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的事实,以及已为有效公证文书证明的事实。但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时除外。

第二十一条 举证责任的例外情况

被告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举证责任,除非被告人以自己精神失常、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合法授权、合法依据或其他辩护理由进行辩护,应当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明。被公诉机关指控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被告人应负证明自己无罪的举证责任。

第二十二条 证人的出庭作证

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证人在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第二十三条 证人无法出庭的情况

证人因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特殊岗位、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无法出庭时,可以提交书面证言、视听资料或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作证。

第二十四条 申请鉴定的程序

当事人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向法院申请。鉴定申请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并按照规定的内容填写申请书。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不提出鉴定申请或不预交鉴定费用或拒不提供材料的,应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二十五条 鉴定人的出庭作证

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可以书面答复质询。

第二十六条 申请调查勘验的程序

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调查勘验,应当填写申请书。勘验物证、现场时,当事人或其成年亲属应当到场,勘验人应当制作笔录,由勘验人、当事人或其成年亲属签名或盖章。当事人或其成年亲属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的进行。

第二十七条 证据的保全

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法院可以要求提供担保。申请证据保全时,应填写申请书。

第三十五条 伪造、毁灭证据的法律后果

当事人要提供客观、全面的证据,不得伪造、毁灭证据,不得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否则,根据法律规定,将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贪污受贿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存在贪污受贿的行为。这种行为指的是审判人员利用其职权地位,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接受他人的财物或其他利益,从而影响审判结果。贪污受贿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损害了司法公正和公信力。

徇私舞弊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的行为。徇私舞弊是指审判人员出于个人私利或其他不正当动机,违背法律规定和职业道德,对案件进行不公正的处理。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和公信力,使当事人无法获得公正的审判。

枉法裁判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存在枉法裁判的行为。枉法裁判是指审判人员在裁决案件时,违背法律规定,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裁判。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损害了司法公正和公信力,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判决和裁定的法律效力

证明法律效力的判决

判决是指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根据法律规定作出的决定。能够证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是指经过上诉期限届满或上诉案件终审后,判决生效并不再受到上诉的影响。这种判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依法履行判决结果。

裁定有错

裁定是指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根据法律规定作出的决定。裁定有错是指法院在裁定案件时,错误地适用了法律规定或者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当裁定有错时,当事人可以通过上诉等途径请求对裁定进行改正或撤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合同纠纷的证据清单

    保险合同纠纷的证据清单及相关法律规定。证据包括保险合同、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电子数据和鉴定结论等。法院在审理时需全面客观审查核实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法院可依法进行调查收集。

  • 口头辞退录音是否可作为证据的问题

    口头辞退录音作为证据的问题。原先,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最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录音证据只有采用侵犯他人隐私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才会被排除使用。合法的录音证据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并有其他证据佐证。此外,《劳动

  • 民事审判中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

    民事审判中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并承担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人民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当事人应及时提供证据,如无法按时提供

  • 党员的纪律处分证据的种类及确认标准

    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以及证据的种类和确认标准。党员纪律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五种。证据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勘验笔录等,法院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认,并依法做出裁决。

  • 偷录偷拍是否能作为证据使用
  • 庭审中的举证方法
  • 律师被行政拘留的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