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司法鉴定人出庭的费用保障制度

司法鉴定人出庭的费用保障制度

时间:2024-02-24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8869

  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付出了时间、精力、耽误了自身的工作、减少了自身的正常收入,同时还产生额外的差旅费、交通费、误工费等一系列损失,理应获得报酬。而现行鉴定人出庭作证补偿保障制度的欠缺,直接影响到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积极性。

  (一)鉴定人出庭的费用保障和经济补偿制度

  司法实践中,鉴定人出庭很多情况下是无偿的,即使是有补偿费用也极低,甚至还有法官拖欠鉴定人经济补偿费的现象。目前法律对于一天出庭的费用及一次出庭的费用如何收取,一次出庭的时间计算标准,均没有相关规定。对于本地出庭和外地出庭在费用没有明确的规定。

  此外,鉴定人出庭时尴尬的法庭位置同样会降低鉴定人出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鉴定人出庭的法庭位置五花入门,有的鉴定人出席质证坐在被告人席位旁边,有的坐在证人席位上,而法官通知鉴定人出庭使用“传鉴定人出庭”的言语,让鉴定人更觉得自己出庭没有地位。我国出席法庭的鉴定人几乎都是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多年知识的积累在法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必然严重挫伤鉴定人出庭的积极性。

  (二)鉴定人出庭费用补偿和保障机制

  1.补偿的范围。在司法实践中,普遍认为鉴定人因出庭作证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补助费、误工费、日津贴费、异地出庭的差旅费等经济损失都应当列入补偿范围。另外,对鉴定人因出庭作证使得鉴定人及其近亲属遭受的经济损失,都需要得到相应的补偿。

  2.补偿的标准。鉴定人出庭作证费用的补偿标准应包括固定补偿标准和浮动补偿标准两大部分。固定的补偿标准(如日津贴等)可参照《劳动法》制定。浮动补偿标准(如生活补助费等)可参照当地的消费水平。或参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差费用支付办法,生活补助费用可按照当地人均消费水平计算。对于异地出庭费用可相对于本地出庭酌情提高补偿标准。特殊情况下,双方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协议相关费用。

  3.补偿费用的承担者。在刑事公诉案件中,对鉴定人的经济补偿金由国家财政支付。在刑事自诉案件中,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可参照民事诉讼案件及刑事诉讼案件中鉴定人出庭质证费用补偿的规定处理。依法设立由法院统一管理的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对鉴定人出庭费用的补偿,并列入国家财政预算。

  4.补偿的程序规则。鉴定人有权凭有效的证明请求法院对其本人的出庭费用进行补偿,法院对符合标准的费用应当给予补偿。因各种原因导致鉴定人出庭未得到补偿的,鉴定人有权在出庭作证后十五日内,凭有效证明请求法院予以经济补偿。

  5.明确鉴定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司法鉴定人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直接关系到其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因此必须明确其在诉讼中的地位。建议在法庭中设置专门的鉴定人席位和通道,将当事人与鉴定人隔离;建立专家证人制度,在对专家证人权利保障制度的设计上应比普通证人的规定更具体、更完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认定后单位不配合伤残鉴定的处理办法

    工伤认定后单位不配合伤残鉴定的处理办法。劳动者可以自行申请伤残鉴定,包括提交申请材料、满足治疗终结条件并接受检查等程序。对于不同类型伤残鉴定,如司法鉴定、工伤伤残鉴定和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所需材料不同。伤残鉴定费用根据伤残程度及地区有所不同。若用人

  • 一、证据提交规定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与特点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行政诉讼法中的效力和法庭对证据的认定与更正。行政诉讼证据需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行政诉讼的特点包括事实判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在行政诉讼法中,证据原件的效力有明确的等级规定,法庭在认定证据时需遵循一定的程

  • 超市顾客摔伤保洁公司赔偿的法律规定

    超市顾客摔伤时,保洁公司的赔偿规定。商场经营者需对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如未能履行导致顾客受伤,需承担侵权责任。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等,如受害人因伤致残,还可索赔残疾赔偿金等。赔偿时需提供身份、票据、伤残鉴定等材料,并需经司法鉴定确

  • 不同类型的伤残鉴定
  •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与证据能力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意见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