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 > 了解行政诉讼的前提和条件

了解行政诉讼的前提和条件

时间:2024-05-30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9152

  在实践中,寻衅滋事罪起诉书内容有哪些呢?下面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寻衅滋事罪起诉书范本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以下简称原告人):王××,女,16岁,汉族,XX县XX镇XX村人,吴台一中学生,住XX镇XX村。

  法定代理人:王×(系原告人的父亲),男,××岁,汉族,XX镇XX村人,吴台村第×村民组农民,住XX镇XX村。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以下简称被告人):杨××,男,1979年4月24日生,汉族,XX县XX镇XX村人,初中文化,农民,住XX镇XX村。

  诉讼请求

  1.被告人杨××犯寻衅滋事罪,请依法惩处。

  2.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原告人经济损失242044元,请依法判处被告人赔偿。

  3.要求被告支付精神抚慰费3000元。

  事实和理由

  2000年6月5日21时许,被告人杨××无事生非,寻衅滋事,无故对原告人进行伤害。对被告人的罪行,原告人的亲属已向公安机关进行了揭发和控告。现被告人寻衅滋事一案,已经XX县公安局侦查终结,由XX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酒后寻衅滋事的犯罪事实和情节以及造成的危害后果,XX县人民检察院郸检刑诉字[2000]第××号起诉书中有详细的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原告人造成了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现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请一并审理,其事实和理由如下:

  被告人将原告人打成轻伤(经鉴定得出),原告人住院14天,花去医疗费、护理费、鉴定费共计人民币2420.44元。原告人出院后,郁郁寡欢,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

  原告人上述经济损失、精神损失,完全是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1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依此规定,原告人特向你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请依法审判。

  证人姓名和住址,其他证据、来源

  1.证人孙×、李××各写书面证言1份,证明原告人被被告人所伤属实。孙×、李××地址与原告人相同。

  2.证人张××,吴台一中校长,各书写书面证言1份,证实被告人将原告人打伤。张××住吴台一中教职工楼×幢×室。

  3.吴台镇镇人民医院开具的住院费、医疗费、护理费收据各1张,XX县公安局出具鉴定费收据1张。以上书证,可以证明原告人身体受损伤造成的经济损失。

  此致?

  XX县人民法院?

  检察员:侯XX

  201X年XX月XX日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寻衅滋事罪起诉书内容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总的来说,寻衅滋事罪是指嫌疑人无故对他人进行殴打、或者破坏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对他人殴打的,受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的刑事起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纠纷的官司流程

    民事纠纷的官司流程以及其他解决方式。在官司流程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起诉、提交起诉材料、提交书证、立案审查、预交诉讼费用、开庭审理、判决生效等步骤。另外,还介绍了自力救济和社会救济两种常见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自决、和解、调解和仲裁等。

  • 律师是否可以代受害人举报诈骗?

    律师在诈骗案件中的角色。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委托律师起草控告书或举报书,但律师不能代替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或委托辩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也有义务保障其辩护权利。

  • 原告请证人可以给钱吗

    原告能否给证人钱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告不得给证人钱财。证人出庭需经法院许可,其证言需经过质证查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保障证人的安全十分重要,对于特殊案件的证人还有特殊保护措施。证人因作证而支出的费用可以得到补助。

  • 检察院沟通期间对案件侦查的影响

    检察院在沟通期间对案件侦查的影响。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时,如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应及时与监察机关沟通。沟通期间不得停止侦查,并要及时报告上一级检察院。根据案情不同,侦查终结后的案件将分别作出移送审查起诉或撤销案件的处理决定。检察院自己立案的案

  • 被告的证据是否在法庭上出现?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中的原告身份
  • 遗产分割前债权人如何主张债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