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对象的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5-26 浏览:4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法律援助对象的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法律援助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符合以下条件时,可申请法律援助:
- 有充分理由证明需要帮助以保障自己合法权益;
- 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公民经济困难标准参照当地政府部门规定执行)。
2. 刑事案件中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以下特殊群体在刑事案件中若没有委托辩护律师,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 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
- 其他残疾人、老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经济困难无能力聘请辩护律师;
- 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刑事被告人。
3. 外国籍被告人的法律援助
在刑事案件中,若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情况下,可获得法律援助。
二、法律援助的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公民在以下事项中若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可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
- 依法请求国家赔偿;
- 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 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 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
-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 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 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 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离婚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
- 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
- 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
- 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提供法律援助;
- 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三、法律援助中心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
- 因申请人的过错责任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引起的民事诉讼或刑事自诉案件。
- 因申请人过错而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
- 申请人提供不出涉诉案件的有关证据且无法调查取证的案件。
- 可由行政机关处理而不需通过诉讼程序的事务。
- 案情及法律程序简单,通常无须聘请法律服务人员代理的案件。
- 已竭尽法律救济的案件。
- 申请人提供不出任何证明材料或出具虚假证明骗取法援的。
- 其他经主管机关批准,法律援助中心对外声明不予受理的案件。
以上是关于法律援助对象的规定及范围的内容。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公民可以依法申请免费的法律援助,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行政本位模式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采用,强调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但需要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司法本位模式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强调司法控制和审查,防止行政权滥用,但可能降低行政效率。两种模
-
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的意义
行政听证程序的多重意义。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是为了维护公平精神,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行政听证可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交易成本;从行政法律体系角度看,它是核心部分,维护体系的完整性;从依法治国角度看,它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意识;加入W
-
扰乱单位秩序拘留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及拘留程序。对于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等寻衅滋事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不同拘留时间和罚款。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如未成年人、七十岁以上老人、孕妇等,在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时有一定限制。
-
拒不接受指定辩护律师该如何处理
被告人要求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辩护律师,合议庭同意的,应当宣布延期审理。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重新委托的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合议庭应当分别情形作出处理:。以上规定对于一般指定辩护的对象规定了两次拒绝指定法律援助律师的权利,
-
免费法律援助的条件是什么
-
法律援助都援助哪些对象
-
法律援助对象的案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