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对象的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5-26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法律援助对象的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法律援助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符合以下条件时,可申请法律援助:
- 有充分理由证明需要帮助以保障自己合法权益;
- 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公民经济困难标准参照当地政府部门规定执行)。
2. 刑事案件中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以下特殊群体在刑事案件中若没有委托辩护律师,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 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
- 其他残疾人、老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经济困难无能力聘请辩护律师;
- 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刑事被告人。
3. 外国籍被告人的法律援助
在刑事案件中,若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情况下,可获得法律援助。
二、法律援助的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公民在以下事项中若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可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
- 依法请求国家赔偿;
- 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 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 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
-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 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 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 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离婚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
- 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
- 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
- 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提供法律援助;
- 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三、法律援助中心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
- 因申请人的过错责任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引起的民事诉讼或刑事自诉案件。
- 因申请人过错而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
- 申请人提供不出涉诉案件的有关证据且无法调查取证的案件。
- 可由行政机关处理而不需通过诉讼程序的事务。
- 案情及法律程序简单,通常无须聘请法律服务人员代理的案件。
- 已竭尽法律救济的案件。
- 申请人提供不出任何证明材料或出具虚假证明骗取法援的。
- 其他经主管机关批准,法律援助中心对外声明不予受理的案件。
以上是关于法律援助对象的规定及范围的内容。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公民可以依法申请免费的法律援助,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代履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方式,当义务人未履行法律义务时,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方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收费。同时,还探讨了执行法的定义及直接强制的使用条件,当其他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情况紧急时,可采取直接强制执行,但必须遵守法律
-
捕杀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强制
捕杀行为并不属于我国行政强制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之一。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等。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特定行政强制措施,但捕杀行为不在其列。
-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与限制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条件和主体限制。行政强制措施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实施,并且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实施,并不得超出其职权范围,其实施主体是具有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或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维护法律的实
-
扣押与扣留是否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我国行政强制法中关于扣押与扣留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等类型。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由法律设定,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因此,扣押和扣留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类型,且必须在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内采取。
-
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的区别与联系
-
拒不接受指定辩护律师该如何处理
-
法律援助都援助哪些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