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提供一般证明和证据外,离婚纠纷案件还需要根据诉讼请求内容提供以下必要证据:
1. 起诉书两份;
2. 结婚证复印件;
3. 身份证复印件;
4. 婚姻关系的证明(结婚证、户籍簿或单位,居委会、村委会的证明);
5. 婚后感情、离婚原因的事实或证据。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应提供下落不明的时间、情况的证明;
6. 子女情况的证明,包括子女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生活状况等,以及婚生、非婚生继子女或养子女的说明和相关证明;
7. 家庭财产清单及债权、债务的证明材料。如果财产已经转移,应提供转移处所有关证据;
8. 双方经济收入、银行存款、股权、股票、单位集资证明等证明材料;
9. 住房情况的证明材料;
10. 一方以不能再生育为由要求抚育子女,应提供医院的证明材料;
11. 曾经过离婚诉讼的,应当提供原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等法院文书。对于家庭暴力和对方有过错的情况,还需提供相应证据,如医院病例、居委会或110出警记录、邻居证言、录音录像、短信等。
1. 起诉书是引起诉讼程序的最基本的法律文书,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在事实及理由部分,应清楚写明结婚时间、婚后情况以及不能维持夫妻关系的理由。但要避免流水账式的写法,只需将主要问题、观点和理由写清楚即可。
2. 原告与被告的姓名必须准确无误,与身份证上的名字一致。
3. 要正确写明各自的住址、电话,避免在法院传唤时产生错误,耽误时间。
4. 在起诉书中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和不文明的言辞。
5. 写完后要仔细检查,避免因疏忽写下对自己不利的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案)第32条的规定,感情确已破裂可认定为以下五种具体情形:
1.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行为中,受伤害方往往是妻子、未成年子女或老人等弱势一方。如果发生在夫妻双方之间,长期积怨很难和解。一方要求离婚时,应及时处理以保护受害一方的安全。
2.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以非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正确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方面不以不准离婚惩罚有过错一方,同时应通过调解、判决等审判活动,加强道德教育,对错误思想和行为予以道德上的谴责。
3.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对这类案件,首先应教育帮助有此恶习的一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改正行为,多关心家庭、承担家务、照料子女。其次,要动员另一方给予关心和帮助,促使双方和好。对于少数夫妻积怨太深、被告恶习屡教不改、双方关系极为恶劣且无法共同生活的情况,应准予离婚。
4.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夫妻因感情不和长期分居,双方没有共同的生活,互不履行夫妻之间的义务,使得夫妻关系实际上名存实亡。夫妻分居2年标志着夫妻关系破裂。分居是指夫妻人为中断相互之间的共同经济生活、性生活和互相扶助、精神抚慰。
5.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宣告公民失踪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后下落不明,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经法定程序寻找仍无音讯的情况下,宣告该公民为失踪人。夫妻一方失踪,已不履行对家庭、子女和配偶的责任,维持这种婚姻关系对另一方已无实质意义。因此,法院判决解除失踪人的婚姻关系,对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诉讼的起诉状一般需要一式两份。除了离婚起诉状外,还需要准备结婚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据材料。
二次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阶段、审理阶段和判决阶段。起诉阶段需符合四个条件,提交诉状并注明内容。审理阶段分为准备、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判决阶段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宣判并送达判决书。
关于父母离婚后是否可以改名字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公民可以向派出所申请变更姓名,但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遵守相应的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以由本人或父母申请,而十八周岁以上的人则需要本人申请。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保
离婚调解期限是否计入诉讼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离婚调解期限不计入诉讼期限,审理案件的期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文章还介绍了离婚调解的程序和技巧,包括场所选择、保持中立和诚意、找出分歧和争议焦点等。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相关问题。抚养费标准主要考量子女需求、父母承担能力及当地生活水平。具体数额可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判断。女方不支付孩子费用,男方可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拒不执行的一方,法院可依法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