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刑事案件侦查阶段的流程是什么

刑事案件侦查阶段的流程是什么

时间:2024-07-22 浏览:4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0532
  一、刑事案件侦查阶段的流程是什么

  (一)庭前准备。查阅公诉人移送审查起诉的案卷材料,必要时召开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

  (二)开庭。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各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宣读法庭规则等,审判人员就座后由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查明被告人基本信息,告知相关诉讼权利,询问是否申请回避等。

  (三)法庭调查通过向被告人或证人发问以及举证质证等查明案件事实。

  (四)法庭辩论控诉方与辩护方就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罪责轻重、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以及如何适用刑罚等问题,进行互相辩论。

  (五)被告人最后陈述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二、公安侦查的案件的拘留期限是如何规定

  (1)一般不超过10日(公安3天内呈报检察院批捕+检察院7天内批捕)。

  (2)案情重大、复杂的不超过14日(公安7天内呈捕+检察院7天内批捕)。

  (3)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疑难案件不超过37日(公安30天内呈捕+检察院7天内批捕)。

  三、检察院对公安的立案监督如何监督

  控告人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不服的,除了申请复议、复核以外,还可以自己或者委托律师,申请检察院对公安的立案进行监督。

  1、应立案而不立案的: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书后7日以内,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认为公安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书后15日以内,应当立案。

  2、不应立案却立案的: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说明立案理由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书后7日以内,说明立案的理由,认为公安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应当通知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撤销案件书》后,应当立即撤销案件。

  3、后续跟踪监督:公安机关收到立案通知书或者通知撤销案件书超过15日不予立案或即不提出复议、复核、也不撤销案件的,检察院应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予以纠正。公安机关仍不纠正的,报上一级检察院协商同级公安机关处理。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答的关于刑事案件侦查阶段的流程是什么问题的相关法律知识内容了,综上所述呢,我们可以了解到案件受理后,公安机关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不同的刑事民事诉讼模式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

  • 公诉和自诉流程的异同

    公诉和自诉是刑事案件审理中的两种不同流程。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自诉是被害人、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在提起诉讼主体上,自诉是当事人自己提起的诉讼,而

  • 自诉案件的刑事诉讼流程

    我国对刑事案件有自诉和公诉两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自诉案件的刑事诉讼流程。首先是立案审查,法院必须根据立案条件进行审查,包括确定被告人、证明被告人犯罪的足够证据、案件是否属于法院管辖等。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对于缺乏罪证的案件,可以说

  • 深入解析刑事证据审查报告的要点与流程

    刑事证据审查报告是对刑事案件中的证据进行审查和分析的报告。律师版的报告主要关注内容引导,以提高办案效率为目标。报告中包括诉讼参与人基本信息、案件由来、侦查/公诉机关指控事实、证据目录、证据详情、证据分析及辩点提炼、其他情况和同类案例检索等内容。刑事证

  • 探究刑事案件程序:维护正义与保障公平
  • 刑事诉讼流程详解
  • 公诉案件的流程及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