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刑事诉讼期限
(一)侦查羁押期限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不得超过2个月;
2.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延长1个月;
3.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延长2个月;
4.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可以再延长2个月;
5.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期限;
6.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期限自接到补充侦查通知书后的次日起,不得超过1个月。
(二)强制措施期限
1.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2.拘留时间,不得超过14日;
3.取保侯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4.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三)批捕期限
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次日起7日以内。
(四)审查起诉期限
1.审查起诉时间,1个月;
2.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3.改变管辖的,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4.退回管辖的,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
5.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
6.被不起诉人对依据刑诉法第142条第2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
(五)决定逮捕期限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决定逮捕的期限自执行后的次日起10日以内,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日至4日。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殴打他人的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殴打的情节,对当事人进行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处罚。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罚款,情节较重的如结伙殴打、伤害特定群体或多次伤害他人等,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旨在引导公众遵守法律,避免暴力行为。
轻微伤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金额问题。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主要涉及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公安机关可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功可处以罚款或拘留。关于赔偿金额,因具体情况和伤情严重程度不同而异,拘留和罚款的具体情况和金额也进行了说明。
如何应对亲人被公安机关抓走的情况。首先要了解情况并与公安机关或检察院联系;其次了解犯人的权利,包括传唤和拘传的时间限制,以及公安机关应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拘留原因和地点;若长时间无消息,可寻求通知并联系当地派出所;最后,如确认亲人被拘留并知道羁押场所
4.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可以再延长2个月; 5.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期限; 6.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期限自接到补充侦查通知书后的次日起,不得超过1个月。 2.拘留时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