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情况,不会进行行政处罚。这是因为未满14周岁的自然人在生理和智力上尚未完全成熟,还没有具备了解自己行为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能力,也无法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承担责任。
因此,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情况,不会进行行政处罚,而是会责令其监护人对其进行管教。
对于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有违法行为的情况,也不会进行行政处罚。然而,对于这些精神病人,会责令其监护人严格看管和治疗。
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实施违法行为的情况,将会给予行政处罚。
对于轻微的违法行为并且及时得到纠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情况,不会进行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的问题。虽然病危状况本身不能免除处罚,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以及特定情节和表现等,可以考虑是否免予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包括适用的主体、对象、时效以及处罚权的设定和限定。行政处罚主体必须是享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且具备责任能力才能适用行政处罚。同时,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由国家有权机关在立法时进行配置,不同层级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的问题。根据征兵政治审查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如果满足政治条件,包括热爱党、祖国、军队等,并且没有涉及其他不符合征集服现役的情形,那么他们仍然可以参军。父母的失信情况不会对孩子的参军资格产生影响。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