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MIA,1906第66条第4款的规定:被保险人在未行使要求其他责任方分摊损失权利之前,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保险人应首先赔付,然后有权使用被保险人的名义向其他负有责任的人追偿。
我国海商法第12章中没有类似的规定。然而,在1986年人保船舶险条款的一切险的共同海损和救助条款中,确实做出了这样的规定:被保险船舶若发生共同海损牺牲,被保险人可获得对这种损失的全部赔偿,而无需先行向其他各方索取分摊额的权利。
适用于共损牺牲的上述原则并不适用于共损费用。这是因为费用并不涉及具体利益的灭失或损坏,因此也不要求保险人直接对此负责。被保险人必须首先充分行使对其他利益方的索赔权利,然后才能向其保险人提出赔偿要求。
英国MIA,1906的做法是:被保险人承担共损费用的,他所承担损失的比例部分可由保险人赔付。损失的比例部分限定了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索赔的范围。然而,我国的法律和人保条款中没有类似的规定。
挪威的海上保险合同中曾提出过"共同海损吸收条款"。其核心是:船舶保险人将船东在约定金额内的共损风险全部"吸收"过来,立即全部赔付船东遭受的共损牺牲和费用,无需等待共损理算。约定金额为船东与保险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所约定的最高限额。此条款赋予船东一项法律上有利的选择权,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援用。有学者建议我国海上保险制度也援用"共同海损吸收条款",可以使被保险人免受共损担保,完成共损理算和向其他利益方要求分摊之耗时、劳苦和花费。这在涉及大量小货主时,对保护船舶所有人最为有利。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费用责任及相关赔偿问题。受伤人员在完成治疗后不出院,车主不再支付医疗费用,双方可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等。医疗费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争议时,赔偿义务人要承担举证责任。其他赔偿项目如误工费用、护理费
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的情况。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判决,若经营者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商品符合法律要求,一般会裁定经营者败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经营者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同时,消费者可向相关部门举报,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