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因此被称为乡产权房。在拆迁过程中,小产权房能否获得拆迁安置补偿取决于以下两种情况:
1. 小产权房属于已履行审批手续的房屋,但集体经济组织在安置本集体成员过程中擅自扩大了销售范围。根据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非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不得购买在集体组织所有的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因此买卖合同被视为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应首先确定所涉房屋的所有权归属,即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或宅基地使用权人所有。在拆迁时,可以获得补偿,但拆迁安置补偿的利益只能由所有权人即集体经济组织或其成员享有。
2. 小产权房属于违法建筑,对于这种情况,不予补偿。
由于小产权房没有合法的不动产登记证书,若涉及拆迁安置,建议积极与拆迁人协调处理。
1. 根据《土地法》规定,小产权房向本集体以外的人员出售属于不合法行为。因此,只有出售给本集体成员并经相关组织认可批准的合同才有效,拆迁时会给予补偿。
2. 如果小产权房卖给了非本集体成员,但购买者取得了集体组织相关单位批准,这种合同也属于有效合同,拆迁时也会给予补偿。然而,“取得本组织批准”非常困难。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依照该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和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地点、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对于拆迁租赁房屋,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综上所述,小产权房拆迁赔偿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按照规定购买并办理手续,可以获得补偿;如果属于违法建筑,则不会有补偿。以上是关于小产权房拆迁赔偿的法律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房屋补偿安置方式的多种情况。对于被征地村落或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情况,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房屋调换。对于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货币补偿。拆迁房屋的其他补偿项目包括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
农村违法建筑的范围,包括农用地上的建筑物和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未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在农用地上建房属于违法行为。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的情况包括非本村村民或非本村村办企业未经国家征地手续建设和本村村民或村办企业在不符合规划下建房。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房屋拆迁补偿费和安置费的计算标准,以及宅基地上房屋拆迁的补偿方式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的拆迁安置情况。其中,补偿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法律政策确定,包括房屋重置费、周转补偿费、奖励性补偿费等。
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的法律规定。修正草案明确了补偿内容包括土地补偿、安置补助与社会保障费用、住宅补偿等。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区内外的农民有不同补偿方式。另外,农村宅基地二次动迁也可享受补偿,补偿标准依据各地方案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