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过失责任与赔偿案件分析
时间:2024-10-26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及其确定方法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3. 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缔结合同的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基于其主观过错而违反法定义务,致使欲订立的合同未能订立或无效,对无过错的一方因信赖合同有效而受到损害所承担的赔偿责任。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确定方法
为了使受到损害的一方当事人得到法律救济,加大缔约过失责任的执行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信赖利益的赔偿数额:1. 按实际赔偿原则:根据实际损失为限确定赔偿数额,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包括缔约人支付的缔约费用、人身和财产利益的直接损失、劳动收入的损失、法定和自然的孳息损失、利润损失以及丧失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机会的损失。间接损失应严格限制,不得任意扩大。2. 按合理预见原则:赔偿数额应限定在缔约时能够合理预见的范围内,不论实际损失有多大。受害人所应获得的赔偿数额不应超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已经预见或能够预见的范围。3. 按减轻损失原则: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缔约一方当事人应采取合理或有效措施减轻损失,增进社会的整体利益。如果一方当事人已知对方违反先合同义务并具有缔约过失行为,应采取合理或有效措施避免信赖利益受损失及扩大。否则,受害人不得就该部分损失请求赔偿。
四、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目前法律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没有明确规定。根据现有法律规定,缔约过失的赔偿范围应仅限于物质损害赔偿,而不包括精神损失赔偿。对于精神损失,可以适用侵权行为责任要求赔偿的规定。这样的规定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并促进交易关系的顺利进行和市场交易的安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出租人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况
出租人可以单方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各种情形。包括承租人未按照约定使用租赁物导致损失、利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未经同意擅自转租房屋、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延迟支付租金超过六个月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
-
案情
一起汽车买卖合同纠纷案。胡某因**汽车公司的广告欺诈而提出索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于汽车公司是否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存在分歧。作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汽车公司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为其在缔约过程中存在价格欺诈行为,违反了先合同义务。
-
房屋租赁违约怎么处理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房屋租赁违约的处理方式,可以先进行催告。如果催告后租客仍不支付租金,房东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如果租客不搬离房屋,房东可以请求基层组织进
-
缔约过失责任如何赔偿?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而导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根据合同法规定,缔约过失责任以损害赔偿的形式存在。损害赔偿
-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如何确定
-
缔约过失责任是合同没生效吗
-
房产居间合同无效缔约责任怎么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