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类别 > 合同法规 > 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要类型

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要类型

时间:2024-02-12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2826

  一般来说,缔约过失责任可有以下类型: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如甲就某项合同的订立与乙进行谈判,目的在于阻止乙与丙订立合同,或者使乙丧失其他商业机会。行为人要负此种缔约过失责任,必须在主观上具有恶意。所谓“恶意”,是指假借磋商、谈判,而故意给对方造成损害。受害人的一方必须证明另一方具有假借磋商、谈判而使其遭受损害的恶意。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必须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重要事实的告知义务,包括:

  第一,财产状况、履约能力等方面的告知义务。即在订约时,一方应当向对方如实告知其财产状况、履约能力等情况,不得为了争取与对方订约,吹嘘或夸大自己的财产状况和履约能力。

  第二,瑕疵告知义务。出卖人应将标的物的瑕疵告知对方,不得故意隐瞒产品瑕疵,尤其是对于隐蔽瑕疵,必须向对方如实告知。

  第三,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告知义务。这就是说,出卖人应向买受人明确告知产品的性能、使用方法,标的物是否属于易燃和易爆或有毒物品等情况。在订约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上述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或提供虚假情况,实际上已构成欺诈,如因此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应负赔偿责任。

  3、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

  当事人在谈判过程中,一方可能会接触、了解另一方的商业秘密,包括产品的性能、销售对象、市场营销情况等各种商业秘密,对此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负保密义务,不得向外泄露或作不正当使用(如将该秘密转让他人)。根据《合同法》第43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4、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一方在与另一方协商订约时,明确向另一方许诺,如果另一方完成了某项工作,则他将会与另一方订约,而在另一方信赖其许诺而完成某项工作后,该当事人拒绝订约。此种情况主要是指在订约过程中违背许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

  在上述几种情况下,一方必须给另一方造成损失,才负缔约过失责任。一方由于合同不成立和无效的结果所蒙受的不利益,在法律上又称为“信赖利益的损失”。在一般情况下,此种损失主要表现为一种费用的支出不能得到补偿。应当注意的是,信赖利益的损失不应包括因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所能获得的各种利益(如利润损失),此种损失属于违约责任的范围,而不属于缔约过失责任范围。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三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后丈夫是否可以未经许可擅自变卖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后丈夫未经许可擅自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丈夫无权擅自出售共有房屋,出售合同无效。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全体共同共有人必须同意。对于无效合同,应当返还财产。第三方可追究丈夫缔约过失责任,要求退还购房款并赔偿损失。

  • 承租方经营困难能否解除合同?

    承租方面临经营困难时能否解除合同的问题。在租赁合同中,双方未明确约定承租方单方解除合同的条款,因此当承租方面临经营困难时引发争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济困难并不构成不可抗力,因此不符合解除合同的条件。承租方擅自腾房并退租属于违约行为,守约方享有解除合

  • 转让费的退还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转让费退还问题的法律规定。根据该法,如果转让过程中存在缔约过失行为并给对方造成损失,转让费可以退还。退还转让费不等于违约行为,而是缔约过失责任。当事人需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缔约过失行为,方可要求退还转让费。

  • 合同生效要件批准手续的必要性

    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批准或登记手续、当事人约定的条件或期限,以及实践性合同的标的物交付等。某些合同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才能生效,而批准手续在某些合同中是必要的,但在其他合同中则不是必须的。文章明确了不同情形下合同生效要件的区分。

  • 案情
  •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规定
  • 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范围有哪些
合同类别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