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骨折需要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并根据伤残等级享受工伤待遇。不同伤残等级对应不同的赔付金额。一般伤残等级分为十个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重,十级为最轻。
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职工将退出工作岗位,但保留劳动关系,并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进行赔付。
- 伤残津贴按照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的标准进行赔付。
五至十级伤残的职工也将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五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进行赔付。
用人单位需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特殊情况下,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可适当延长申请时限。特殊情况和适当延长的具体定义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若用人单位在上述期限内未申请工伤认定,受伤害职工、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可直接申请工伤认定。
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需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该期间为除斥期间。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工伤后,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以上是关于一般工伤骨折赔付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伤赔偿的起诉流程包括与用人单位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和向法院提起诉讼。工伤骨折的赔付包括停工留薪工资、医药费、护理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七至十级伤残享受不同标准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职工外出或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赔偿项目,要分不同情况而定。 1、按受伤程度分类:一般分为轻伤和重伤。 5、按受伤组织和器官多寡分为单个伤和多发伤。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
如果工伤骨折的话,需要向人社局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再根据伤残等级来享受工伤待遇。所以伤残等级不同,赔付的金额也会不同。一般伤残会分为十个等级,最重的是一级,最轻的是十级。 而伤残津贴则会按照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
工伤骨折赔偿要根据医院所开出的鉴定等级来赔付。(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