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死亡抚恤金及丧葬费补贴的领取需要通过职工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办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死亡后,职工的直系亲属可以领取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具体标准如下:
1. 丧葬费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
2. 供养亲属抚恤金根据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供养亲属包括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具体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得超过因工死亡职工生前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3.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如果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其近亲属享受与第一款相同的待遇。
1. 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如果单位不申请,职工可以自行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所需资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3. 劳动局做出工伤认定决定。
4. 伤者去具备资质的医院进行伤残鉴定(骨折最低伤残等级为10级)。
5. 将医院的伤残鉴定结果交给劳动局和用人单位,并自行保留一份复印件。劳动局会向用人单位发放工伤认定通知书。
6. 单位开始赔偿,包括伤残补助金和医疗费用。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以上是关于死亡工伤赔偿金领取手续的相关知识。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咨询专业律师。
工伤赔偿责任的承担问题,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职工因工死亡时,其近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获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明确,而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具体标准和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工伤死亡社保赔付后雇主的赔偿责任。在职工因工伤死亡的情况下,工伤保险会进行赔付,用人单位无需再赔偿,若未购买社保则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文中还介绍了工伤死亡的赔付标准、认定程序以及具体的理赔流程。
工伤保险死亡赔偿的时效限制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工伤保险条例》,工伤死亡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计算方式。而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请求保护工伤保险死亡赔偿的民事
《工伤保险条例》中工亡赔偿标准及计算方式,详细解释了具体的补助金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情况。针对职工因外出期间事故或下落不明等情况也进行了相关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