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医生赔偿责任及法律途径
时间:2024-06-14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事故和医生赔偿的法律责任
卫生部相关规定
根据卫生部的规定,《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不配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应承担的责任的批复》明确了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的责任。此外,在2002年,卫生部还颁布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了医疗机构提供虚假病历的情况将导致医学会不组织技术鉴定的充分条件。
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区别
篡改病历并将其定性为医疗事故与将其定性为医疗纠纷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其法律后果也不同,尤其在赔偿方面。根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对于造成患者死亡的医疗损害构成事故的情况,不会有死亡赔偿金(根据广东省相关规定,城镇居民的死亡赔偿金为295398元);而对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损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是可以获得死亡赔偿金的。
医生逃避赔偿责任的问题
显然,将原本不符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条件的医疗纠纷定性为医疗事故,可以让医疗机构“节省”大量赔偿金,从而使患方获得的赔偿金额减少。这实质上等于为医生提供了一条合法逃避赔偿责任的道路。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
北京某医院被判赔偿医疗事故损失
北京某医院因医疗过错导致新生儿患三级伤残的纠纷。杨女士在该医院分娩时,因医院催产素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新生儿出生缺氧并患有多种疾病。经过鉴定和法院审判,医院需承担部分责任并赔偿患方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共计数十万元。
-
护士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护士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该条例进行调解,考虑医疗事故等级、过失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若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
强制医疗的决定权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
-
走医保后是否可以获得医疗事故赔偿
-
我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
-
如何取消强制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