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协助领导组织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令、方针和政策。
(2) 汇总和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1) 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和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对制度、规程的贯彻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2) 经常进行现场检查,协助解决问题,对存在特别紧急的不安全因素,有权指令先停止施工,并且立即通知有关责任人整改。
(1) 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
(2) 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检查、监督基层单位安全培训工作,特别是新工人的上岗前培训。
指导基层专(兼)职安全员工作。
督促有关部门按规定及时发放和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 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并督促按期执行。
(2) 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执行防止职业中等的措施。
督促有关部门搞好劳逸结合和女工保护工作。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100%;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达标率100%;安全检查每个工地每周不少于一次,年度安全大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安全检查落实整改率100%;确保年度无安全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5%以内;管理人员、工人安全教育达到100%;确保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针对性;施工用电达到部颁标准;“三宝”、“四口”防护达标;各种脚手架搭设达标;施工机具防护齐全有效;模板工程达到部颁标准;塔吊达到部颁标准。
(1) 在编制生产计划时,同时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2) 检查生产进度时,要同时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负责进行调度,并转告有关科室。
(1) 生产调度中发现重大隐患,要及时进行调度指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2) 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考虑施工设备的装载能力,防止超负荷作业。
在指导施工生产过程中,当进度、质量、安全三者发生矛盾时,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
监督并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100%;现场文明施工达标率100%;监督落实安全管理科安全检查每个工地每周不少于1次;安全检查落实整改率100%;确保年度无安全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5%以内;管理人员、工人安全教育达到100%;确保单项安全技术措施有针对性。
(1) 制定并实施机械设备的定期检修计划,并做好检查记录,对检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
(2) 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必须齐全有效,防护到位,4.5KV及其以上的机械设备必须安装随机按钮开关。
(1) 设备的传动部位必须有防护罩,机体安装牢固,场地平整,电机外壳接好保护接零。
(2) 严禁机械设备运转中维修保养或使机械设备带病运转,所有机械设备必须达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监督检查机械设备的专人操作和安全规程措施的落实。
对各种机械设备电机必须有防雨防潮措施。
(1) 机械设备安装完毕,必须有安装单位、设备科、安全科以及工地负责人、安全员联合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合格后方准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禁止使用。
(2) 安全防护用品购置必须有合格证、备案证及其他相关必须证件。
(1) 工程开工前,必须把安全防护用品和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列入采购计划,按照工程的形象进度提前供应。
(2) 负责对破旧、老化的安全防护用品的更新换代工作。
(3) 对完成工序撤下的安全防护用品进行及时回收,妥善保管。
确保施工现场劳保用品合格率100%;执行劳保用品报废制度,对已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劳保用品报废率100%;机械设备完好率100%,对已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报废率100%;确保公司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确保购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合格率100%。
关于安全生产中人员必须持有相应资格方可上岗的问题,提出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做好科研合作,加强风险评估和重点管理,编制安全措施并执行科学程序。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严格执行“五定”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甲方在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企业形式、建筑企业资质和是否存在挂靠情况。同时还阐述了乙方作为劳务承包方在施工中需要承担的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等。
农村建筑事故的责任主体认定和责任划分问题。建筑事故是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农村建筑事故处理困难,主要是因为建筑商多为个体户,缺乏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农村建筑事故的认定和管理目前缺乏具体法律规定,需要根据案件情况综合判断处理
照明电路敷设、给排水系统、新砌墙体、平面天花板、木饰面板、油漆和墙身面等方面的施工要求和标准。包括电路安装高度、专线专设、墙体垂直度、天花板水平度、木饰面板接口精度、油漆光滑度以及墙身面平直度等细节。施工质量与施工队伍素质和单价有关,建议在动工前签订